负重六十斤每天三万步 防疫战线上的“消杀战士”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役中,有这样一支英勇的队伍,主动请缨,投身一线,全力奋战在防疫消杀重点区域,保障全市人民的安全健康,他们就是六安市蓝天救援队。4月1日以来,救援队化身“消杀战士”,到我市公共场所、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义务防疫消杀,助力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
4月8日上午,在三里桥鹏程学府小区,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弥雾机喷出阵阵白雾。六安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和志愿者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安全帽、橡胶手套,手持五、六十斤重的弥雾机和药箱,一人一组,采用地毯式喷洒消毒的方式,对社区的道路、绿化带等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杀。随后,队员们依次对小区的健身器材、楼道进口处、拐角处等生活公共区域进行了消毒,确保小区内无死角、无盲区。
“弥雾机是通过汽油发动机的高速旋转,将消毒液雾化喷出来,颗粒比较细腻,有助于杀害新冠病毒,消杀面积比较大,消杀效率也比较高。”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吴志祥向记者介绍,每天要负重五、六十斤,走近3万步左右,虽然工作量很多,但并不觉得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忙碌于火车站、高速收费站口,积极协助各单位、学校、社区进行疫情检查、全面消毒、防控布控等工作,构筑城市防疫屏障。目前,已出任务35次,其中参与溺水救援、转接特效药、火车站核酸采集登记、高速出口疫情防控等多项工作,参与防疫消杀任务11次,出队人数95人次,消杀面积超过200多万平方米。
“防疫工作中,消毒杀菌是防止疫情扩散的首要工作,我们‘蓝天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义不容辞。再说了,善良、热心、勤劳是我们蓝天救援队员的名片。之后我们还会对需要消杀的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希望能给大家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吴志祥告诉记者,六安市蓝天救援队是一支完全由民间志愿者发起成立的非赢利性公益组织,自2015年创立至今,现有正式队员34人,预备队员52人,志愿者100余人,获得不同领域救援专业资质100余人,完成各类救援保障任务2000余次,应急救护培训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次。据了解,蓝天救援队是六安市最早一支经过民政局注册,融生命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心理救援等多种救援为一体的专业队伍。队员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成,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农民工、个体户、医生、退伍军人、老师等。“我们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队员们平日里忙碌于各自的学习和工作,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需要救援,大家就会迅速集合出动,默默无闻却又无私奉献。”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吴志祥告诉记者,只要“疫”线需要他们,“蓝天人”永远都会在,踏实做好每一天的消杀任务,直至疫情退散!(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