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激活绿水青山 绘就致富美景——叶集区姚李镇漫山红村依托山水资源实现乡村振兴侧记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4-07 15:35:12 【字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月1日上午, 笔者迎着温暖的春阳,沐浴着一路春光,闻着一路花香,来到山清水秀的叶集区姚李镇漫山红村部。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益林的引导下,我们踏上了汲东干渠河畔。站在河沿上,清新透凉的河风吹拂着脸庞,顿觉心旷神怡。

  眼前,汲东干渠河水自东向西缓缓地流动着,河水清澈见底,青山倒映,鱼翔浅底。走到山的顶端极目远眺,海拔800多米的8000余亩梅子山岭,绵延起伏,山坡下、山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像一条条白色的巨龙蜿蜒盘旋于青山之间。光伏板下,一簇簇白茶、芍药、急性子等中药材抽出一片片嫩芽,山上山下满眼生机,俨然一幅美丽的大自然水墨画卷,大手笔绘就了乡村振兴“致富景”。

  山里抱出“银娃娃”

  近年来,姚李镇漫山红村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从激活好山好水山民致富为切入点,山民们从荒山里抱出了“银娃娃”。在刘益林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梅子山顶。山顶上几个巨大的变电站,机器轰轰作响。顺着山势盘旋的20多公里的水泥路面像一条白色的带子,从山顶绕到山脚,观光游玩一路畅通无阻。“我们村总共山林面积8000余亩,其中2018年6月,中国建设三局一公司产业扶贫林光互补项目在漫山红村落地生根,每亩以230元租金,租赁山林面积约4400亩,为广大贫困群众铺开了一条脱贫生财之路。”刘益林介绍。

  “以往俺们山民守着这片穷山恶水,穷的叮当响,如今,俺们守着汲河沿背靠梅子山吃穿都不愁,村里还安排俺们在光伏基地看管设备、给白茶与中药材除草施肥干杂活,一天净挣100元,连做梦也没敢想俺70多岁了,还能在家门口挣这么多钱”。该村贫困群众李茂厚高兴地说。自从光伏基地落地后,周启友、李茂厚、叶克耀等贫困户成了基地的常年工。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他们家不仅翻盖了小楼房,还购买了四轮电动车,增添了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依托山里资源多元化扶持,山区集体与群众增收致富,再不是就模样,山民们从山里抱出了“银娃娃”。

  水里“淘金”促增收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该村还充分利用汲东干渠穿境而过的水利资源优势,大手笔书写水文章。汲东干渠常年潺潺流水,河里野生的鱼、虾、蟹成了山民们捕获的“战利品”。一年四季,他们撑着渔船、竹筏,在河里捕鱼捞虾。野生的水产品在集市上备受食客青睐。在姚李水产品市场上,食客只要一听是汲河里的鱼虾,他们都争先抢购,成了人们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近年来,该村养殖户彭立万还在汲河下游,依托丰沛的水资源发展稻虾养殖。去年仅卖虾就收入了30多万元。“我以前在上海做水产生意,我看到相邻们都在搞水产养殖,凭着多年做水产生意的经验,决定返乡和村里的群众一起干”。彭立万说。在龙虾养殖基地,经过年轻人彭立冲介绍,漫山红村的水来自大别山,好水养出来的小龙虾肉多、壳薄、干净,在市场上被称为‘青红虾’,一公斤要比普通虾贵三四块钱,销往沪、苏、浙供不应求。近年来,养虾效益好,不施农药、化肥的“虾田米”也能卖上好价钱,一举两得收益好。“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虾和稻米注册商标,结合电商线上+线下促销售,让村里的高品质农产品走出大别山,进入大城市,让城里人舌尖上享受原生态小龙虾、稻虾米”的美味。”漫山红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管寅说。

  旅游绘就“致富景”

  丰沛的山水资源不仅让山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也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日前,省自行车协会来到漫山红村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打算依据汲东干渠河岸,开辟山地自行车赛道。目前,有关专家已设计人员正在实地考察论证。赛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参赛队员们接山水之灵气提振精气神,是举行山地自行车比赛的最佳场地。据悉,当前,该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有机结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在市区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秉承旅游扶贫、旅游富民、旅游兴村的发展理念,依托青山绿水做大做强‘水文章’。

  据了解,日前,叶集区旅游局还在漫山红境内,设计旅游线开辟旅游通道。旅游线路穿境而过,游客可以一路饱览山光水色;采摘甘甜可口的冬枣、竹笋;购买生态养殖的鱼虾等,既享眼福又饱口福。以山水资源赋能,促旅游增收富民。以旅游观光助推村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以优质的山水资源优势,大手笔描绘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景”。(程度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