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托起多彩童年梦
——裕安区青山乡乡村复兴少年宫见闻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3-18 10:14:49 【字体:

  棋艺室里,孩子们对弈不分伯仲;书法室里,孩子们泼墨挥毫……各功能教室里,学生们或学弹电子琴,或做手工,或专心致志看书读报。宽敞的活动场地,专业的辅导老师,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3月12日,伴着和煦的春风走进裕安区青山乡乡村复兴少年宫,记者看到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出孩子内心的快乐与童真,为当地农村孩子们描绘着彩色的童年。

  2021年5月,中央文明办部署全国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工作,青山乡被列为裕安区首批试点,2021年11月青山乡乡村复兴少年宫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复兴少年宫成了乡村孩子们周末提高素质、成长进步的好去处。

  “学习毛笔字,要调整好坐姿,写字时手腕的力度很重要。”上午8点半,正逢周六上午开课,少年宫书法班辅导老师李绍兵老师带领学生们从握笔、下笔、运笔等基本功入手,为学生们详细讲解毛笔书法基本知识,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授课,拿着毛笔专心地在宣纸上写着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体验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希望学生在学习书法中传承传统文化,感受汉字之美,同时促进他们养成细致、专注的学习习惯。”李绍兵表示。

  青山乡乡村复兴少年宫是一座两层小楼,依托青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现有场地设施,充分整合资源,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宫内开设了书法、手工、棋艺、乐器等多个涵盖德育、文艺、手工类的课程项目,是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也是助推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青山中心校校长吴德明介绍:“我们把在职教师参与少年宫教学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与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励老师在‘复兴少年宫’建设中发挥教育体系支持作用。”

  在教室旁的休息室里,记者见到接送孩子的村民张传祥,谈起乡村复兴少年宫开课,他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根本没想过上周末兴趣班,去年秋季开学不久,学校通知说乡里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开设周末特色兴趣班,老师免费授课,孩子也有兴趣,就报名参加了,效果不错,不比城里的差。”“乡村复兴少年宫,与其说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场所,更像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梦想摇篮,紧扣未成年人兴趣爱好,免费开展有特色、有内涵、普及率较高的课程。”青山乡团委书记郑颖说。

  “在这里,我能接触到许多新的乐器和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演奏的技巧,让我感到亲切温暖。”家住南营桥村的姜玲今年7年级,对乐器十分感兴趣,报名参加古筝学习。对于她来说,周末来复兴少年宫上课成了她每周最期待的事情。如今,青山乡乡村复兴少年宫已开课30余期,像姜玲一样参与活动的少年儿童累计达到600余人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双减’政策落地后,为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村少年儿童,青山乡选择有能力承担课外活动的中心校优秀教师加入教学队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余来到少年宫上课,将多种类别的知识、技能送到孩子们身边。”青山乡宣传委员盛洁告诉记者,除精心配备优秀师资力量外,该乡还积极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参与少年宫辅导,乡“五老”人员、团委以及妇联志愿者们都积极投身到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康家佳)

  采访札记: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一个极为庞大、急需得到关爱的群体,其中大多数留守农村,由爷爷奶奶抚养,缺少父母陪伴,有时由于居住地比较分散而缺少玩伴。特别是“双减”政策落地后,周末时间如何让孩子们过得安全快乐,更有意义?

  记者走进青山乡乡村复兴少年宫发现,这里成了留守孩子们放学后和假日里的好去处。在这里,既有教师、志愿者等担任的“爱心家长”,定期与孩子玩耍、做手工、谈心;又有很多年纪相仿的孩子在一起上课、玩耍,在开心有趣的课堂上获得知识,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