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青山镇:围绕“四化”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工作
金寨县青山镇围绕“四化”,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创造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在哪实践”,阵地布局“立体化”。筑牢活动阵地,夯实文明实践基础。按照有场地、有标识、有制度、有平台、有队伍、有项目等“六有”标准,整合各村党群群众服务中心、农民文化民园等活动阵地,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了“1+6” 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形成了“固定+流动”“室内+户外”“线上+线下”的阵地建设模式。
围绕“谁来实践”,队伍组建“多元化”。配强队伍,健全文明实践组织。按照“综合+专业+特约”的组建思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全体党员干部为成员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6个村分别设立村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同时,广泛吸纳先进典型、老党员、乡贤等人员作为特约志愿者,充实文明实践队伍。
围绕“实践什么”,内容设计“个性化”。精心设计,推动典型带动群众。通过“群众点单、所(站)接单、志愿者送单”的方式,分类分众做实做细文明实践内容,提高文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让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素养、让群众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让青少年不断提高文明素质,确保党员干部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群众既主动作为又感染他人的效果更明显,达到增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实践效果。
围绕“怎样实践”,活动开展“全域化”。采用定期与不定期、课堂式与流动式、讲座式与文艺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让实践所(站)“搭台”、志愿者“唱戏”,推动广大群众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角”,创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青山特色”。一是党员带头传政策。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提高政策的知晓率;二是榜样力量传文明。表彰宣传先进典型和身边故事弘扬文明新风;三是因地制宜传技术。开展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百姓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