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金寨县铁冲乡:小香菇托起产业振兴梦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133 次 发布时间:2022-01-06 15:13:56 【字体:

  寒冬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走进金寨县铁冲乡香菇种植大棚内,温暖如春,热闹非凡,一群香菇采摘人员正在忙碌着收获喜悦,一个个圆圆胖胖的香菇从菌棒上连根采下,装满筐、码成堆。“今年的香菇品相好、厚实、大小均匀,能买上好价钱,又是一个丰收年”,香菇基地老板王汉青流露出满心欢喜。

  军人本色不服输。

  提起基地老板王汉青,大家都竖起大拇指,退伍回乡的他出门打过工,做过超市管理员,看到香菇市场很好,便萌生种植香菇的念头。经过外访学习,2018年回到家乡开始建大棚种植香菇,由于技术掌握不精准,当年种植10万棒有近一半不长香菇,不仅没有赚钱还赔进去12万元。他没有灰心,绝不服输,雄起军人本色,虚心学习,潜心研究,2019年又种植10万棒,喜获丰收,不仅还清头一年欠款还赚了13万元。

  “2021年我租用了全乡六个村的香菇大棚,种植了60万棒,预计能够产鲜香菇150万斤,产值近700万元。”那销路怎么样呢?小编带着疑虑问。“香菇供不应求,我在合肥、武汉、郑州、六安等城市都有销售网点,基本上都是附近城市的蔬菜批发商直接来拉货,进入超市”王汉青自豪地说。

  带领乡亲就业忙。

  我们从种植大棚来到生产车间,这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把刚采摘的一筐筐鲜香菇倒在筛网带上自动分拣,旁边有人辅助拣出特大号的,个儿小的自动筛下,留下的都是大小均匀一等级的香菇,装篮称重打包装车。“我们和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了香菇系列产品,对于品相不好的香菇和自动筛下的小香菇,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制作香菇酱、香菇脆等包装食品,深受人们喜欢”王汉青带着我们参观了产品加工车间。

  先富带后富,带领乡亲一起富。据了解,在常年王汉青香菇基地做工的有10位困难群众,月工资3000元。繁忙季节每天前来做工群众达60余人,大多为辅助劳力,每人每天100元,有效解决了附近群众就业问题。同时他租用六个村的香菇种植大棚,按照建大棚成本的7%付给村里租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我原来在江苏省务工,现在两个小孩在家乡上学了,就回来一边陪读一边在这里上班,即能照顾到老人小孩,又有收入,感觉挺好的”。正在分拣香菇的铁冲村群众叶春燕告诉我们。

  香菇托起振兴梦。

  在谈到下一步打算时,王汉青说:2022年准备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大种植20万棒,达到80万棒,预计年产值达到千万元,带动200余人就业,支付6各村香菇大棚租金60万元。

  铁冲乡分管农业王副乡长也满怀信心:今后乡、村进一步加大对香菇生产的扶持力度,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和深加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积极鼓励农户参与种植,形成叫得响、拿得出、收益高的特色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