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升温” 乡村振兴提速
自进入十一月份以来,舒城县明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开始了每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操作间里,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随着一辆辆物流车进进出出,打包好的猪肉和当地的农特产品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公司的黑毛土猪肉很受欢迎,在网上销售很快,‘双十一’销售额60多万元,‘双十二’销售额达到了50多万元。”看到工作人员统计出来的销售额,公司负责人魏霞脸上洋溢着喜悦。
近年来,舒城县明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互联网销售平台,与天猫、聚划算等龙头电商平台合作,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拓宽了市场,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在百神庙镇郑圩村建立农产品仓储2500平方米,农产品冷冻仓库1300平方米,加快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今年可增加郑圩村集体收入17.5万元。公司注册创立的“王明公”品牌土猪肉,取得了无公害产品相关认证,土猪肉及相关绿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量在淘宝网站位居同类产品前三名,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已成功申报省级电商示范网点,成为舒城县“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产销融合、多元一体发展的农村电商典型。
明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打开农产品销路,只是百神庙镇农村电商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百神庙镇是舒城县电商发展较早的乡镇。近几年来,该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断打破传统销售方式,拓宽农产品销路,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为依托,推动成立郑圩村明公电商服务中心,有效发挥专业电商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以个别带动全部,为村级电子商务成长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农产品线上营销与线下流通交融成长。
如今,该镇优质的农家土鸡蛋、小龙虾、稻田虾大米等农产品都已进入明公电商服务中心销售网络,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正通过电商插上翅膀销往全国各地。“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直播带货力度,扩大公司产品影响力,更好地推广百神庙镇的好物好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谈到未来发展,魏霞信心满满。
电商销售持续上涨提升了农产品的影响力,也直接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百神庙镇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镇级公交车站快递服务点,通过激发公交场站节点优势,打造“邮政+运力”模式设立镇级物流中转站和农村电商运营中心,推动县域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我在家门口快递公司上班,每月的工资有两三千元,有了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郑圩村41岁的村民束霞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
“下一步,我们镇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完善一批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不断丰富农村电商业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该镇党委书记李云飞说道。(童钰洛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静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