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最美家庭——六安市文明家庭李先芳户先进事迹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就是凝聚力、亲和力;困难时,家和出亲情;悲伤时,家和出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坚强。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驿站。
在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椿树岗村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家人,但就是这样平凡普通的一家人,却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孝心和爱心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
关爱家人 家庭和睦
她叫李先芳,现龄50岁,家庭现有五口人,丈夫、女儿、公公、婆婆,家住金安区中店乡椿树岗村沙塘组。她是这个平凡家庭的顶梁柱,她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体面的工作,更没有显人的财富,但却顶起了这个家庭的半边天。由于家庭困难,丈夫于20年前患有癫痫病,常年吃药,无劳动能力,公公婆婆已年过九旬,体弱多病,女儿刚工作不久,全家都靠她来照顾,她为了撑起这个家,便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服装公司上班,别看她瘦小,干起活来却并不比别人差,起早贪黑从不拖沓。虽然家庭贫寒,但是一家人和和睦睦,丈夫患病长期需要照顾,她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任劳任怨,辛勤劳作。通过她自己的辛勤劳动,加上现在国家政策好,日子慢慢的越过越好了。
孝顺老人 众口皆碑
说起李先芳一家,村里的人无不感慨称赞:“这家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儿媳特别孝顺、善良、贴心,通情达理、家庭和睦。”虽然收入微薄,但李先芳还是将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她细心照料,让老人按时吃饭,穿上干净衣服,经常为老人换洗床单被套,她对老人的照顾,丈夫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她从不嫌脏怕累,总想着给老人们一个舒适的环境,她为了让公公婆婆吃好,她经常变换着花样给老人做菜,平时遇到一些好吃的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吃,都要省给公公婆婆吃。有时间的时候,她还陪着老人说说话聊聊天谈谈心,让老人开心。公公婆婆常说:“能有这样的好儿媳,是他们前生修来的福分。”
言传身教 以德育人
身教胜于言教,女儿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现在女儿成为了椿树岗村扶贫专干,工作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虽然工作很忙,但只要有空闲,她就陪爷爷奶奶聊天解闷,帮忙做家务,还经常给爷爷奶奶买营养品如奶粉、麦片等,每次家里买了女儿最喜欢吃的东西,女儿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噻,一家人尽享天伦之乐。
邻里和睦 热心助人
善于助人、真心待人一直是他们全家的处人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都会找他们帮忙,他们都能热心帮助。他们也很感激左邻右舍对他们及孩子的关心与照顾。也正是他们一家人的热心助人、孝老爱亲的典范,感染带动周围的人们都来孝敬老人、爱护亲人。
二十多年,一如既往、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的丈夫和年过九旬的老人,精心教育女儿,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李先芳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病情也出现了好转,两位老人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女儿也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内院校,现在村任扶贫专干,工作认真负责、能力突出,给周围其他家庭做出了榜样、做出了示范、做出了楷模,她用自己的孝心和真诚,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他们一家当之无愧是文明家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