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医保局:建立“135”工作机制 打造高效便民医保服务新常态
近年来,金寨县医保局围绕“便捷、规范、优质、高效”的工作目标,建立“135”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高效便民医保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打造全县“一张网”,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为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县医保局抓住乡镇事业站所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率先在乡镇(村)设立医保经办机构,实现医保经办管理体系延伸到乡镇、村。目前全县23个乡镇在便民服务中心增设医疗保障服务窗口,悬挂医保服务统一标识及相关制度牌,明确了医保专干23名,村级医保信息员229名,形成了村级、乡镇、县级的三级医保服务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乡镇村同办”,将医保信息系统和医疗救助审核权限下放至乡镇村,村(居)委会负责医疗救助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初审等,乡镇负责居民参保缴费、信息查询、就医结算情况、审核、汇总上报等,夯实基层一线医保工作基础,促进了医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夯实“三项”基础,群众办事更便捷。一是深化经办服务标准化。按照“一事项一标准、一流程一规范”原则,制定下发《金寨县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全县医保经办服务机构服务环境标准化、办事流程标准化、经办制度标准化、服务行为标准化“四个标准化”,确保经办服务有标准可依、按标准实施、依标准落实。二是深化办事流程简化。全面排查梳理医保服务事项流程和材料,以清单化项目化模式实现整合优化。实现窗口“无差别受理”全覆盖,做到能一次办结的业务绝不断档,能一人受理的服务绝不脱档,最大限度精简办事流程。目前,优化医保办事流程30%,精简材料40%,效率提升50%,一次性办结率达100%。三是深化服务信息公开。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医保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把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审批条件、申请材料等要素通过安徽政务服务APP、县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医保服务大厅及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窗口告示牌等渠道予以公开,方便群众知晓。同时,县医保局开通网上和电话咨询渠道,由专人负责经办,确保群众咨询的问题能及时答复。
建立“五项”机制,强化常态化监管。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医保、卫健、公安、纪检、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领导组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单位职责,形成监管合力,为全县开展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派驻医保基金特派员。从医保局选派3名熟悉医保、医疗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具有丰富医保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医共体重大事项决策、内部绩效分配等重要事项的决策,监督牵头医院及其成员单位认真执行“三合理一规范”及“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好“医保基金运行到哪,医保部门就监管到哪、服务到哪”的工作目标。截止6月底,基金特派员网上审核扣款10余万元。三是组建稽查稽核队。在全县范围内聘请了管理类、临床类、护理类、药学类、财务类、法律类40名专家,参加医保局组织的各种医保稽核等相关工作。四是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委托人保财险公司对我县参保人员在县内26家定点医疗机构第一季度10%的住院病案进行抽查集中专项审核。同时从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的医保经办人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30名医保基金监督员,参与监督“两定机构”及参保人员的医药服务行为。五是强化患者就医管理。对长期在县外住院的贫困人口、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摸底,组织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宣传报销政策,由医保局负责将其接回县内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肖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