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头雁”领飞致富路——记霍邱县孟集镇党委
7月7日,记者来到霍邱县孟集镇,这个坐落于霍邱县城东湖的小镇,拥有华东乃至全国鼎鼎有名的鹅肝产业。在该镇昌浩朗德鹅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鹅舍排列整齐,灰褐色的朗德鹅高昂着脖颈,等待着养殖工人喂食。在合作社的冷库里,一块块包装好的鹅肝正在等待装车,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今年鹅肝市场非常好,我们忙的时候一天要生产上千块鹅肝。”合作社负责人李凤山高兴地说。
如今已经是孟集镇支柱产业的朗德鹅养殖业,其成功离不开该镇党委政府的扶持。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孟集当地形成了53家朗德鹅养殖企业,然而随着养殖户不断增加,畜禽养殖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几年前在办公室里,我都能闻到养殖场里的异味,环境问题之大可想而知。”孟集镇党委书记王松告诉记者。2019年,孟集镇朗德鹅养殖产业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被要求限时整改。
“朗德鹅产业是我们镇的支柱产业,产值在几年前就达到了6亿元,还关系着2000多户群众就业问题。压力再大,我们也要让养殖产业重焕生机!”孟集镇的党员、干部们在心中暗下决心。
孟集镇党委政府一边减产一边进行环保改造。镇村干部和企业一同想办法、找路子、定方案,一企一施策、一天一统计、一天一汇报。同时,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召开讲座,带领70家养殖企业负责人前往外地企业实地学习,为每一家企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如今,行走在孟集镇大大小小的养殖企业之中,过去冲天的臭味和遍地横流的污水早已不见踪影。
“合作社年产鹅肝100多吨,产值400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100多户群众就业。今年我打算继续扩大产能,把所有的鹅舍改造成双层的,有这样的党委政府领导,我们发展也有信心。 ”李凤山说。
“党员直面挑战、挑起担子,问题得到解决,也获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王松说。通过积极整改,孟集镇70家养殖企业全部通过了环评,没有一家在整改中被淘汰关闭。如今,孟集镇朗德鹅养殖企业年出栏达350万羽,产肝350余万公斤、产值突破了10亿元。
面对挑战,党员冲在前,这已经成为了孟集镇党员干部的共识。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奋力拼搏、精准扶贫。如今,该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000元,特色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通过党员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孟集镇还发展了7万余亩稻虾共作田,拥有全省单体最大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年产值接近2亿元。
“党委当好领头雁,孟集的发展才有方向。下一步,镇党委将以乡村振兴、集镇建设、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抓手,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生态兴镇’发展目标,着力把孟集镇打造成为乡村振兴重镇、区域工业强镇、宜居宜业靓镇、交通通达要镇。
”王松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