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镇:党支部“送学+”,让党史学习教育一个不掉队
针对老党员出行不便、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学习集中难等各种党史学习教育困难现象,毛坦厂镇根据不同党员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灵活采用“送学+”模式,确保所有党员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不漏学、不掉队,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送学+晚间课堂,搭建红色平台,让流动党员不流学。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基层党组织永远是流动党员的坚强后盾。构建流动党员一对一结对包保联系网,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学习动态,帮助解答学习疑惑,加深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切实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发出“红色快递”,将党史学习知识送到每一位流动党员手中。搭建“晚间课堂”平台,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钉钉直播、微信视频等线上手段,打造“流动中的阵地”“指尖上的课堂”,组织全镇196名流动党员上夜校,在线发表学习心得,党支部群内分享学习进程、学习重点、学习成果和工作动态,保证学习教育质量和效果。
送学+上门讲课,传承红色基因,让老党员不缺课。老党员亲历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他们是“见证者”,也是“活教材”。考虑到老党员大多身体不便,党支部上门送学送教,通过打造“家门口课堂”,定期上门为老党员讲解党史知识,一起观看《旗帜》《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等电教片,在与老党员的谈心中,聆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一起回忆党的峥嵘岁月,一起对话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红色历史,就像86岁的老党员黄治国说的:“是党带领我们从苦难中走出来,带领国家迈向发展富强,我们都十分感谢党,感谢组织对我们老党员的关怀。”
送学+学以致用,融合红色内涵,让党史学习不走虚。一方面把党史学习教育和自身工作有机统一,运用党员思维把握工作格局,指引工作方向,实现同频共振,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效。另一方面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结合送学模式,传播党员为民办实事的理念,推动学史力行,利用流动党员业务技能强、老党员思想觉悟高的优势,设置“党员先锋岗”,老党员带头做榜样,流动党员反哺助建设,主动对外宣传家乡、牵线搭桥、献言献策、支援家乡建设,由此形成双联互动模式,一起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吕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