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种桃惠乡邻
6月7日一大早,金安区张店镇金星村的爱河家庭农场内,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摘桃子的、运桃子的、分拣桃子的……三十多名工人各司其职,经过半天的努力,五千多公斤又大又红的金安脆桃装车完毕。看着渐行渐远的一车桃子,农场负责人黄道权嘴角上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黄道权是一名退役军人,1995年回到家乡,做起了装修生意,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实力。自己的条件好了,但是周边还有不少村民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如何与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让那些留在村里不便出去工作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就在黄道权为这个问题发难时,金安脆桃让他看到了希望。“那个时候,金安脆桃的名气越来越大,我觉得种桃子很有发展前景,于是就租了地办了这个家庭农场,雇的工人都是周边的村民。”
虽然种桃对黄道权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在军队的大熔炉里练就了黄道权不服输的钢铁意志,他从头学起,在摸索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壮大。从2013年农场成立以来,如今黄道权的桃园有150亩地,常用工人十多人,桃子成熟期等农忙时期,就雇佣临时工人,多的时候有三十多人。同村的熊先道这两天在农场里帮忙,今年59岁的他告诉记者,他每年可以在农场里干4个月的临时工,靠着这份零工,一年可以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贴家用,提高生活质量。“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最重要的就是能照顾到家里,平时老板对我们都不错,农场里不忙的时候还能够去干其他的活,非常适合我。”对于这份零工,熊先道显然非常满意。今年71岁的黄丙财则是农场元老级的员工,从农场成立之初便来了,目前负责农场的管理工作。“我现在吃喝住都在这里,想回家也随时可以回去,非常自由,这个年纪还能拿4000块钱的工资,已经很知足了。”
受今年的疫情影响,黄道权的桃子有些难卖。“修枝、施肥等技巧直接影响果实的多少、大小及口感,一般情况下,到了6月5日桃子才能达到很好的口感,也是最好卖的时候,但今年疫情影响了桃子的销售,很怕桃子卖不出去,就提前到6月1日采果销售了,市场也将桃子的价格压得有点低,往年4块多钱一斤的桃子,今年只卖上3块钱甚至2块多钱的价格。”黄道权告诉记者,很多外地大客户今年都没来,桃子的运输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好在基本的销售还是可以保证,对于农场的发展,他依然信心十足。
“当前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我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我愿意努力带着乡亲们一起过上更好的日子,大家的生活越好,我就越有干劲。”黄道权说,下一步他计划在农场内建一个分拣处,便于桃子储存,并进一步扩大桃园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齐盈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