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舒城县桃溪镇王泊村多种农业经济共同发展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6-03 16:50:14 【字体:

  舒城县桃溪镇王泊村位于合安路(206国道)西部,南面紧邻351省道,村内有金义路直通351路连接金圩村,有王泊路直通206国道约1.5公里,新王路连接新民村,西与柏林乡青墩村接壤,北与龙舒村相连;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干旱和洪涝对该村影响都不大。电力、通讯、数据电视网覆盖全村,基本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村民出行生产生活十分方便。

  王泊村现有国土面积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15.95亩,下设17个村民组,42个自然村庄,截止2019年底全村共957户,人口共计3022人。党员91名,村民代表53人。近年来,该村在以李家胜同志为书记的村党支部带领下,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多种农业经济共同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局面。该村现有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6家。有种养大户27户,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0元。

  一、水稻小麦等种植向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近年来,为了发展规模化经营,该村加大了土地流转力度,将957户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小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把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土地向25户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集中。2020年共流转土地4428.43亩,该村农民实得土地租金收入177万多元。以该村村民郭中胜为代表的能人大户,成立了“舒城稻圣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流转来的土地上,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积极探索集中管理、自主经营新模式,以增产增收为总目标,以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发展方向,倡导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做好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提升全面机械化、智能化种植水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逐步推进种植、收储、销售的产业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经营效益,增加了粮食产量、质量,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舒城县稻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种植优质水稻1500亩,塘口养鱼面积10亩,养猪12头。主要实现了耕作方式机械化、半机械化。机械耕耘、机械插秧、机械收割,飞机喷洒农药。下一步还准备实施工厂化育秧和粮食收储。2020年实现毛收入150万元,纯收入4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90户。

  二、瓜蒌种植方兴未艾。在王泊村一条次干道旁的几栋房屋背面,生长着106亩地的吊瓜。该吊瓜基地属于舒城县皖益品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主人是回乡创业人员孙世刚。吊瓜地与村庄周围的参天大树相依,如果你不走近它,还真难发现它。2018年5月,王泊村引导该村意向户进入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吊瓜产业,从而使得吊瓜产业在该村逐步发展壮大。同时,经村支委提议、两委商议,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王泊村以道路、水渠等基础配套设施计价入股专业合作社,以支持发展壮大吊瓜瓜蒌种植产业。当前,吊瓜瓜蒌年亩均净收益达1500元,村集体得每亩收益100元。

  三、葡萄长势正旺、脆桃产量喜人。在王泊村村部东南部,绵延近百亩的葡萄园,长势正旺。这近百亩的葡萄园分属于钱光玉的玉龙生态示范基地和李萍的舒城县舒美乐家庭农场。其中,钱光玉的玉龙生态示范基地种植葡萄25亩,桃树10亩,饲养土鸡1600只,塘口6亩。上年毛收入400万元,纯收入40万元。他的葡萄园边的十亩脆桃5月份已经挂果上市。又红又大的脆桃,咬一口脆蹦蹦,脆里带甜。别处的脆桃上市卖三元一斤,这里的脆桃一上市就卖五元一斤,而且不还价,大多数人买了第一次吃完后,还找到他家要买第二次。该户采用非机械化操作,纯人工生产方式。通过招聘劳动力来基地劳动并支付用工报酬的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8户。随着基地的逐步成长,下一步,钱光玉还准备发展休闲产业,做农家乐餐饮。李萍的舒城县舒美乐家庭农场占地50亩。主要从事葡萄种植、销售,土鸡、白鹅养殖等。年收入50万元。2018年舒城县舒美乐家庭农场获“安徽最天然采摘园”评选大赛二等奖。

  四、稻田养虾及水塘养鱼红红火火。该村从事稻田养虾和水塘养鱼的人员主要是袁祖红和郭世旭。其中,袁祖红稻虾养殖的种养面积为100亩。2020年,桃溪镇丰乐河沿岸的红光、四圩、孔圩等村的稻虾养殖户都遭受了水灾之痛,有的鱼虾塘全部打了水漂,而袁祖红稻虾养殖因王泊村较好的地理位置而没有受水灾影响,他的毛收入达29.2万元,纯收入15万元。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8户。除此之外,他还种植优质水稻100亩。而郭世旭的“世旭养殖家庭农场”则从事塘口养鱼60亩,家禽养殖10000只,除此之外还种植优质水稻197亩。其上年毛收入70万元,纯收入26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8户。在种植方面,其采取半机械化生产,水稻种植采取直播方式。由于从种养生产中尝到了甜头,下一步,该户还准备扩大种养面积,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

  五、绿化苗木培育正拓展市场。该村学校组农民李家武,看上了这几年四处城镇化带来了人们对绿化周边环境的苗木需求。在自家村民组一块退耕还林地上,种植了红叶李、小叶榆树等品种绿化苗木30亩。经过几年的培育,现在已经能够对外出售了。据初步推算,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这些苗木如果售罄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以上这些农业特色经济之所以这样集中的产生于王泊村,并且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主要得益于村两委的正确引导。近年来,在以村支书李家胜为领头雁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王泊村两委班子团结奋斗,扎实苦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建设作出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平安幸福的新王泊将惊现在世人的面前。(周敏 周尔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