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把脉河道“病情” 流来源头活水
——金寨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57 次 发布时间:2021-06-03 09:05:35 【字体:

  夏日的金寨梅山水库,水光潋滟,草木葱茏,令人赏心悦目。结伴而行的旅游者边走边拍,用镜头记录下一帧帧美好的瞬间……见证着革命老区的发展,更折射出人民的幸福,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驱动当地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共护一江碧水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境内史河、淠河源远流长,响洪甸、梅山水库交相辉映,水资源极其丰富。前些年,河道内存在着违法采砂、违章占河建设、禁养区牲畜养殖等种种有害河湖管理行为……

  为此,金寨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创新河湖管护工作。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集水利、公安、检察、自然资源、城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会诊破解河道“四乱”。为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检察院在县河长办设立生态检察联络室,公安部门设置“河湖警长”,做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

  自河长制实施以来,各周边乡镇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开展跨界流域河长制工作联合检查,加强水行政执法,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河流“四乱”及其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2020年先后2次组织开展河湖“四乱”暗访检查工作,共发现河湖“四乱”问题35件,梳理后上报8件,其中县检察院生态检察官立案查处4起,已全部按时整改完成,生态检察官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河长制工作推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该县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成立“四治办”,以交通、公安、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单位为主联合执法,明确专人负责,2020年联合出动执法943人次,查处违法案件107起,罚款101万元。常态化开展水库及河流休渔工作,休渔期禁止一切盗捕、毒、电等破坏渔业资源行为,严厉打击盗捕,全年立案查处渔事案件20宗,其中电捕鱼案件11宗、违反禁渔期规定捕捞案件9宗,移送司法机关7宗、刑事拘留9人,行政处罚13人,摸排重点管理人员63人。

  同时,为保持水生态平衡,全县投入200余万元,先后两次共向梅山、响洪甸水库、大鲵保护区等地方投放青鱼、鲢鱼等5个鱼种41.27万斤;完成全县85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任务,确保下游不断流;完成人工造林2430.3亩;投资3000万元,实施吴家店镇杨柳河、天堂寨镇前畈河两条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99平方公里,全县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该县陆续完成全县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河道岸线及河岸管理范围线划定,经县政府批复公示。并在重要河段醒目设置县级和乡镇级河长公示牌,明确河长职责。完成县级13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并逐步实施。通过开展河流综合治理,推进流域污水管控,打击涉水违法行为,使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在全面实施河长制过程中,金寨县将其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之中。2020年度13名县级河湖长带动乡、村两级370名河湖长开展巡河,把脉河道“病情”,将河湖“老大难”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及时协调解决责任河湖问题,坚决做到守水有责、守水担责、守水负责。同时提出“河长制+”模式试点,结合脱贫攻坚,稳定贫困户增收,从全县在册贫困户中选聘1082名贫困群众为河道巡河、保洁员,年均收入6000元,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稳定了贫困户收入,又打通了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使河道常年保持干净基本无垃圾,获得水利部的高度评价,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荐。

  共建生态家园

  金寨县因水而兴,其生态水环境历来备受全县人民关注,时常有保护母亲河的志愿者身影。去年以来,县、乡、村三级共同开展水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2000多人次,各级干部和志愿者们通过捡拾垃圾、发放倡议书和劝导不文明行为等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爱河护河新气象。

  水利之利,在于利民。近年来,该县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综合治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既充分考虑防洪安全,又融入绿色生态、宜居环境、旅游景观等多种元素。通过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建设休闲步道及生态亲水工程,并结合河长制的全面实施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我们都是喝着麻河水长大的。这些年,看着母亲河的水越来越清澈,两岸越建越漂亮,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汤家汇镇街道老村民说,茶余饭后一得空他便会约上三五好友漫步在麻河两岸。去年新建成的汤家汇镇麻河幸福河湖,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生机盎然,络绎不绝的旅游人群在见证水利带来的生态之美。尤其是牡丹公园从初建时的百废待兴到而今“新姿”展露,已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另外还有红色主题浮雕文化墙、雕塑、滨水步道、休闲活动广场等,美化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强民众知水、爱水、护水、惜水意识。人们既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潜移默化地接受水利文化,从而主动参与到守护河湖、守护生态环境中。

  不仅如此,为了从源头拔掉“污染根”,拦截处理工业、生产生活污水污染,确保河流清洁,近年来,该县全面布局县乡两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农村改厕改水,力争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且运行规范,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6.68%;2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含梅山镇)建有污水处理站30座,人工湿地91处(含在建),总处理能力10550吨/天,全面实现污水、垃圾不入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因水而美,更因水而兴!金寨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力推进综合治水,这股“清冽甘泉”源远流长,也必将更加顺畅地幸福着千家万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踏上治水惠民的新征程。(陈宇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