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裕安:突出“德法兼修”效果优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5-27 10:16:25 【字体:

  裕安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措施得力,实施“四个结合”,突出德法兼修,富有成效。连续12年参与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前三届届届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第三届被树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区内有8所中学获“全国零犯罪学校”称号,11所学校获市级“零犯罪学校”称号。

  突出普法教育与美德教育相结合。围绕青少年思想品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连续十年举办“中华魂”读书活动,组织青少年读好书、写征文、搞演讲、办比赛、评优秀;连续六届开展评选“十佳少年”活动,在中小学生中立标杆、树榜样,用身边典型辐射同辈、辐射社会,激发向善向上的正气;连续十几年在青少年中组织开展“美德颂”“五好小公民”、“党是阳光我是苗”等活动。这些系列活动社会认可、青少年认同,起到春风化雨作用,连年获得市、省乃至国家的表彰。

  突出普法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裕安区有32位开国将军,有独山“一镇16将、独秀大别山”的美誉,区内红色资源丰富。裕安区关工委编印了32位开国将军故事集《将魂育后生》,免费发到各学校,深受好评。他们在青少年中组织开展一系列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普法教育进行有机对接。比如在组织广大青少年进行红色体验时,有意识地组织参观独山红军时期最早的法庭;在组织讲红色故事时,既讲先烈们英勇顽强、向死而生的故事,也讲先辈们严守党纪、永不叛党的故事。二者相互渗透,催生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遵纪守法、奋发向上。

  突出普法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裕安区关工委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专门制定方案,在全区中小学中普遍开展“学党史·明法纪”演讲比赛,校校开展,逐级比赛,4月30日举行全区总决赛,受到中国关工委关注点赞。区关工委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12名宣讲团成员深入学校、社区以不同专题、从不同侧面宣讲党的历史。在宣讲中有意识侧重宣讲党在革命年代就重视法治建设:在井冈山,毛主席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提出“两个务必”等等,用鲜活的党史教育,坚定广大青少年明法纪、守规矩,听党话、跟党走。

  突出普法教育与家风教育相结合。裕安区是全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现有家长学校91所。区关工委十分重视家风、家教工作,多年来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教讲师团,坚持家教问卷调查制度、督查评估制度、优秀家长表彰制度,编写家庭教育《十要十不要》发至学生家长中,推动家风、家教工作深入开展。在实施家庭教育中,重视推动家庭与学校共同形成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合力,积极引导家长成为子女学法、懂法、守法的榜样,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