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黄花”分外香——青山乡灾后恢复显成效
春到青山,处处流“金”。裕安区青山乡陶洪集乡村小道上花香弥漫,圩下的油菜花田一望无际,金黄色的花瓣争相开放,空中蜜蜂飞舞,“嗡嗡”响个不停。
去年6月,因连续连日强降雨和上游水库泄洪,东淠河河道水位持续抬高,陶洪集生产圩堤连续两次遭受洪水灾害造成多处决口,长度约550米,圩内田地全部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
根据裕安区委、区政府“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的统一安排部署,青山乡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在灾区指导工作,与群众和村干部代表座谈,听情况,研究办法,现场解决问题。为了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将损失降到最低,因地制宜制订了一系列灾后重建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迅速组织发动党员群众进行排水清沟、平整土地、喷施调剂和保护性农药、追施肥料、维修水毁道路和加固堤坝等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截至今年2月底,共完成修复破损管道17处,修复叶寨大桥下生产圩堤和杨湾村、兴隆村6处较大损毁段,圩内受淹的3000余亩土地全部恢复了生产。
杨湾村杨院组的居民杨克清,去年因洪灾受了损失,觉得种田靠天收没把握,本想放弃种田外出打工,看到圩内堤防加固、水利设施都修好了,放弃了外出的念头,多承包了20多亩田种上油菜,想在今年打个翻身仗。像杨克清一样不少群众种田的积极性又上来了,圩内田地上群众播种的小麦已经返青、栽种的油菜已开花,放眼望去,绿油油、金灿灿的一片,田间新修建的堤坝宛如一座城墙,保护着村民收割季节的到来。(江守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