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以四大平台为载体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裕安区乡村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拓展持续稳定渠道裕安区农业农村局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2-04 09:38:38 【字体:

  近年来,裕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四大平台为载体,以规模经营、主体经营、三产融合经营为手段,培育打造了茶叶、蔬菜、水果、皖西白鹅等一批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

  全区特色主导产业集群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现

  裕安区是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之一,拥有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冷水村有机茶有限公司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齐头山茶业有限公司、金六茶厂等14家市级龙头企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286家,以光彩茶叶大市场为代表的大中型茶叶市场3家。2020年裕安区茶园总面积达到19.96万亩,开采面积16.2万亩,全区茶叶总产量9500吨,一产产值11.92亿元,名优茶产量6400吨。目前,全区从事六安瓜片种植、生产加工及营销人员达20万人。

  蔬菜、水果、皖西白鹅等“八大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也在形成。2020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其中桃8.5万亩,现有百亩以上种植大户77家,从业人员1.6万人,综合产值达10亿元;2020年蔬菜播种面积32.09万亩,产量73.90万吨,产值15.8亿元;现有建成稻虾(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2.5万亩,综合产值达4亿元;现有石斛、黄精、白芨、水栀子等中药材基地1.6万亩,产值1.5亿元;2020年全区皖西白鹅饲养量310万只,选留种鹅40万只,现有年出栏5000只以上规模饲养场15家,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专业大户近500户;2020年全区生猪饲养量80.1万头,其中生猪存栏达26.5万头,出栏53.6万头;2020年全区家禽饲养量达1882万只,其中优质麻黄鸡400万只,出栏家禽1276万只。

  坚持效益优先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坚持“市场引导、效益优先”原则,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逐步构建“138+N”格局。

  培育“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目前全区认定上报备案第一批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542人,带动农户近7000户。

  推进“三种经营”。突出规模经营,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2.21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48.8%,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4.97万份,涉及耕地34.65万亩,打造了一批千亩连片、万亩集聚的特色高效种养基地。

  突出主体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15家,家庭农场1391家。

  立足提质增效 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

  立足提质增效,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裕安区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提出农产品加工强基固本、百企百亿、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项目招商、区域特色品牌价值提升五大行动计划,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幅超过10%以上。加大对固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园区整体规划、提档升级和硬件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将固镇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打造成规模连片、功能完备、营业收入超50亿的省级农产品加工强园。

  目前,集聚区已建成面积0.8平方公里,已入住企业20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切实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2020年,全区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3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42.6%。

  着力打造品牌 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区范围内农业标准化程度达到89%,示范推广了“六安瓜片生产”、“高床肉羊养殖”、“绿色食品蔬菜”、“绿色食品水果”、“绿色食品大米”、“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各类技术规程和标准,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0万亩。目前全区认证“农业三品”产品总数已达到141个。

  六安瓜片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六安瓜片和皖西白鹅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国家级原产地地理证明商标,“徽六”牌六安瓜片被授予国家名牌农产品称号,天裕大米、皖西羽绒等被授予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还成功举办首届小龙虾美食节和六安茶谷(网络)开茶节,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近六千万元;组织全区名优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重庆交易会、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上海交易会。

  推进功能拓展 加快新产业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推动销售农副产品。2020年全区1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名优农产品入驻“蜂狂购”电商平台,“徽六茶业”电商运营中心成功进入天猫销售额绿茶类三强,安徽幸福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商扶贫,带动336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深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旅融合与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创建成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拥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10家,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农庄22个。2020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人数突破10万人,综合营业收入超亿元。

  强化特色小镇示范引领。突出产业聚集和功能配套,推进独山抹茶小镇、丁集婚纱小镇、固镇羽绒名镇、顺河奶业小镇、苏埠渔网具产业集群镇等特色小镇发展,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就业,新增农民就业岗位1.1万个。同时,推进农产品物流市场建设。目前全区拥有规模农产品交易市场22个,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4个,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

  面对新开局 高起点谋划农业融合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裕安区农业农村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把握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叠加机遇,坚持与“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衔接,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保持全区农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预计2021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新增土地流转2.5万亩,粮食总产9.15亿斤。确保完成2021年度市级下达全区生猪生产目标任务,实现生猪存栏23.7万头,出栏55.6万头;家禽饲养量发展目标1950万只,其中优质麻黄鸡400万只,皖西白鹅310万只;发展特色种植业生产基地2.1万亩,其中茶叶2000亩、蔬菜5000亩、水果2000亩、中药材2000亩、稻虾1万亩。预计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主体23家,农产品30个。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引进一家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落户。确保实现农业一产增加值3.6%,力争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