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生态综合补偿 呵护美丽金寨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58 次 发布时间:2021-02-02 09:02:33 【字体:

  2020年初,金寨县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一年来,金寨县围绕《金寨县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森林和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优化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向、绿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金寨县政府印发《金寨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推进试点工作机制,分解了4大项20小项试点工作主要任务,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并列入县对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岗责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了领导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年累计召开联席会议3次,研究协调试点工作相关问题。

  立足林业大县实际,金寨县结合试点任务,积极推动林业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全面启动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先行区创建。组织开展资源管护效果检查,金寨县公益林管护合格面积279万亩,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金额4300万元。天然商品林管护合格面积46万亩,兑现管护补助732.5万元。全面完成营林生产任务,完成人工造林2430亩,长防林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000亩,退化林修复2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完成中央及省级财政森林抚育50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成功创建铁冲、长岭2个省级森林城镇,梅山镇洪冲村等34个省级森林村庄。2020年抚育提升油茶、山核桃、板栗种植基地近10万亩,巩固木本油料产业特色区域示范基地1万亩,新增林业各类新型市场经营主体7家,东旭大别山、山美生物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新增技术改造投入1.1亿元,深加工能力明显提升。

  金寨县全面加强中小水库、重要河段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水利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投资2.3亿元,蓄水能力进一步增强。县乡村三级河长全年累计完成巡河11330人次,开展两轮河长制联合暗访及河湖“四乱”问题排查工作,发现并整改问题58个。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0个,开展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明确保护“红线”,建立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监测机制,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成对29个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改和验收工作。

  获批创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年农产品网销近18亿元。新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17家,评定省级示范社3家,培养各级产业发展带头人300余名。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全面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16大类62小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196平方公里。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中医药大健康及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加速集聚,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0%。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9个,县城和产业园区燃煤锅炉窑炉全部实现电能改造和替代。龙津溪地4A级景区创建通过景观质量评价,大湾村十里漂流建成投运,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华强文创街区、徽风皖韵古建旅游小镇加快建设。全年接待游客达1200万人次,创综合收入46亿元。

  金寨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整合、监管力度。2020年,金寨县累计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1.58亿元,实施了梅山镇大龚岭山生态治理等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项目。累计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4300万元,兑现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资金732.5万元。兑现2020年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直补资金8738万元、惠及人口近14.5万人;实施移民增收及基础设施项目82个,投入资金2.5亿元。整合安排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000万元,主要用于现代生态农业奖补、特色产业奖补、开展农业“两个替代”行动等。积极引进中植集团来金寨县投资,与政府合作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主要支持县内扶贫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徐 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