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货“触网”,乡村发展插上“云翅膀”
——来自裕安区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的调查
临近春节,在“丰源裕安”公共直播间,来自石板冲乡的电商主播骆启剑正在用普通话直播展示推介裕安区农特产品。他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农村产品已经搭上了电商快车,新模式也在蓬勃兴起,如今销售方式比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
近年来,裕安区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为抓手,在电商园区建设、主体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电商物流配送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打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目前,全区电商经营主体达到1500家,开设天猫、京东等品牌旗舰店110家。2020年,裕安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23.7亿元,增长44%,裕安全面开启了农村电商的魅力之旅。
补短板,不断优化农村电商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行动的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并逐渐以“城市包围农村”的形式,在裕安广大农村悄然兴起,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近年来,裕安区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实行专班抓落实,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作为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专门成立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组,由区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分片指导电商网点建设,同时批准设立电子商务办公室。细化出台《电商支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农村电商发展工作,每年召开农村电商推进会。对重点电商企业建档立卡,纳入“四送一服”全覆盖包保,定期走访,帮助解决困难。新安、城南、徐集和丁集四个镇入选2020年度淘宝镇。去年5月示范项目通过商务部门中期绩效评估,获“良好以上”等次,追加项目奖励500万元。
该区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较为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网销体系,开展农特产品“触网”行动,多渠道建设线上线下“裕安馆”,上线产品超200个,成功打造中六瓜片、徽六瓜片、徐集花生糖等100余款万单级农产大单品。建立网销农产品追溯体系。去年以来,对7家龙头农产品生产网销企业进行深度追溯,对28家网销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图文追溯,完善六安瓜片、花生糖、皖西白鹅等网销农产品品质追溯。建立三级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成5250平方米的区级电商物流仓储中心,分片区建成丁集、城南、独山等7个乡镇物流分拨中心,投入末端配送车辆32辆,辐射全区19个乡镇,实现行政村物流通达。
树品牌,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升级”
一台台物流车排起了长队,一个个包裹正在加紧分拣启运……在位于高新区平桥园区的裕安区“促进农产品上行”孵化中心,每天从这里发出去的农产品多达15000多件,年帮助全区产品初级销售额超3000万元,其中带动周边40多名妇女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为打造品牌,推进农村电商“升级”,裕安区建立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专门与六安邮政公司深度合作,建成运营1500平方米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电商从业者提供公共服务或入驻创业。整个电商孵化中心平台分三级物流体系、农产品上行孵化运营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三个展区。据六安邮政渠道平台部经理李忠良介绍,孵化中心平台主要提供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电商主体孵化培育、电商物流体系支撑、电商扶贫精准推进。去年电商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今年努力冲刺5000万元以上。
李忠良说,他们与区商务部门强强联手,坚持以品牌化建设为方向,通过产销对接、直播带货、地方特色馆等多种形式,全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成功注册并推广使用“丰源裕安”电商产品公共品牌,注册“丰源裕安”抖音号开展直播带货,鼓励非标网销农产品使用“丰源裕安”品牌。同时,积极培育做强区域标志特产电商品牌,组织电商企业参加网商大会和产销对接等活动,六安瓜片、丁集婚纱、皖西羽绒等一批“互联网+区域标志”农特产品牌的影响力逐年提升,“徽六”六安瓜片获评安徽省十佳好网货,地方特产徐集花生糖获评安徽省百佳好网货。据统计,全区去年网销额超千万元的电商品牌12个,年网销额超百万元的电商品牌102个。
与此同时,裕安区强化内培外引,大力培育电商龙头,先后成功培育“蜂狂购”和“幸福淘购”两家本地电商平台,其中蜂狂购建立了自营、促销商城、品质好货等特产直供平台,近3000家商户线上入驻,已上线近70000个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各地;“幸福淘购”拥有PC端、移动端、微信端三大线上营销工具,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零售新业态。招商引进青网科技园、丁集婚纱特色小镇、康桥电商婚纱小镇等重点项目,推动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其中丁集婚纱特色小镇投资6亿元,将入驻婚纱电商企业400余家;康桥婚纱小镇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入驻电商企业达300余家,年网销额近4亿元。积极培育本土农村电商带头人,苏埠镇电商主播吴永军和石板冲乡电商主播赵美玲分获省首届电商直播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去年直播带货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已有2家,100万元以上12家,50万元以上27家。
建机制,电商“红利”惠及更多农民
为强化带动增收,全力助推脱贫攻坚,裕安区制定出台鼓励电商经营主体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奖励措施,规定电商主体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给予按收购价款的10%奖励。去年以来,全区49家电商收购6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15万元农产品,较好地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问题。
裕安区幸福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以“幸福淘购”电商平台建设为载体,上线各平台计180余款农、特、名优产品(其中开发一村一品、裕安村货共近有100余款各类目单品,六安市境内优质特色农产品贴牌20余款,省外特色农产品贴牌入驻销售近60余款)。
近两年,幸福村电子商务开发的“一村一品”、“裕安村货”市、省内、省外上线产品的受众率和销售率已经服务100万个人粉丝及近2000家采购单位的占有率达89.76%。自2016年以来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多措并举,开展多种帮扶活动,多层次带动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脱贫致富,累次投入资金861.8万,先后带动804户贫困人口2216人增收。
石板冲乡苏冲村旭锦茶厂负责人赵美玲,在去年安徽省首届电商直播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去年线上线下产值达800多万元,她专门拿出电商盈利的25%主要用于支持地方脱贫攻坚。此外,旭锦茶厂骆启剑、赵美玲联合中国邮政六安公司,牵头运营了“丰源裕安”电商产品公共品牌抖音运营号,直播推介售卖的产品六安瓜片及来自当地的农特产品,有力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为使农村电商“红利”惠及更多农民,裕安区还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构建电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能参与、愿参与的贫困群众融入电商产业链条,六安瓜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旭锦茶厂和幸福村电子商务3家电商龙头企业帮扶网上农产品销售3056万元。多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98家企业240款产品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14家扶贫企业200款扶贫产品上线832平台,13款裕安特色农产品上线太平集团扶贫采购专网。
“电子商务让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更对称,通过市场需求倒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农产品网上销售,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裕安区政府副区长张健说,下一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全区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成果,广泛运用电商途径助力乡村振兴。(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传军 )
记者手记
创新电商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不断增长。电商既可以助力农产品上行销售,激活消费途径、激发农村发展动力,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大有可观,大有可为。
裕安区在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践表明,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必须有序接续乡村振兴,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运用电商发展成果,以创新引领农村流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农村物流设施设备基础,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培育壮大新业态农村市场主体,才能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
农村电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农发展的新引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学习借鉴和运用“裕安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村产品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促进服务消费双升级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农村市场体系,高质量推进农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