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交通+旅游”助脱贫促振兴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1-06 09:20:35 【字体:

  近年来,金寨县结合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精准脱贫谋思路、求发展,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不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拓展“交通+旅游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突出亮点,打造“特色旅游路”

  积极推进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干线公路技术等级,结合金寨“红、绿、蓝”靓丽三色,规划建设好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小南京至泗道河红旅公路、高铁站至裕安旅游公路、山湖旅游大道、中国红岭公路、大别山风景道、七后路、油槐路、汤八路等多条交通要道,打通了内外交通瓶颈,打造了精品旅游线路。县直相关部门和公路沿线乡镇密切配合,积极巩固建设成果,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注重凸显地方特色,逐步打造成全县名副其实的旅游观光路、人民致富路,在全省打响金寨旅游公路品牌,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2014年建成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对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更是注入了“强心剂”,这个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沿线9个乡镇近3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和交通环境,目前沿线已有8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1600余家电商企业快速兴起,带动了群众增收,为金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提供了服务和支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完善路网,构建“旅游循环圈”

  为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金寨县强化“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着力改造建设一批贫困乡村旅游路、资源路。其中,2016年至2018年共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633.4公里,总投入10.65亿元。2018年至2019年又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131.2公里,总投资4.33亿元。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的实施,全面打通了全县交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四好农村路”将散落在群山中的山岳、温泉、漂流、采摘、农家乐等精品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环线、“路路相通、景景相联”的全域旅游循环圈,并实现了与周边区县、高速公路、国省道的无缝对接,旅游市场迅速壮大,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养心金寨,长寿之乡”的品牌越打越响。

  便民惠民,开通“旅游公交车”

  金寨县自2018年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以来,到2019年底,共建成22个乡镇交通综合服务站、1个城区公交停车场和1个城乡公交首末站,投放车辆331辆,开通93条城乡公交线路,日运行总班次1270个,日客运量1.6万人次,日运行总里程38700公里,惠及人口68万,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目标,预计每年可节约全县城乡居民出行成本7500万元以上,让山区群众实现“出门走上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的梦想。

  为带动“交通+旅游扶贫”,服务农副产品进城、农资和农村消费品下乡,吸引更多游客,金寨县始终以支撑和引领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以乡镇主要旅游景点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景区主通道贯通、乡村旅游景点辐射的线网规划,实现城乡公交乡镇全覆盖。目前已开通20条承担着旅游功能的公交线路,日发班260余辆次,解决了工业产品运进来、农村山货运出山问题,一大批山里的土特产、农产品及时转化成为城里的“香饽饽”,并带动乡村旅游资源发展,农村客运发展不足制约脱贫的因素得到有效解决,更好打通脱贫“动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旅游扶贫通道”延伸到“四好农村路”,开通了“幸福公交车”,彻底解决了全县226个偏远村庄群众建县以来一直存在的“出行难、出行贵”问题,原来闭塞不通的“山沟沟”,变成了现在热门的旅游景点,进一步推动了金寨县高质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何 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