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乡短板 推进民生建设
——六安市民生工程政策解读“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意义重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聚焦民生短板、顺应时代发展、呼应百姓需求,就要抓住关键环节。
今年我市推进实施的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民生工程项目分别是:水环境生态补偿、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
水环境生态补偿
支持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加快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推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建立健全以市级横向补偿为主,省级纵向补偿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薄弱环节治理
全市完成2019年开工建设的5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2020年新开工的2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3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着力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棚户区改造
严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严把棚改范围和标准,因地制宜调整完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按照基本型改造内容组织实施,优先补齐小区功能短板,拆除违建,解决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道路、通信、停车等需求。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智慧安防设施等完善型改造以及增设社区养老等提升型改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