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领域 助力脱贫攻坚
——六安市民生工程政策解读“扶贫工作”篇
实施民生工程,建设幸福六安。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精准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实施民生工程,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今年我市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涉及扶贫领域、“三农”工作、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在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今年我市推进实施的10大重点扶贫领域民生工程项目分别是:“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资产收益扶贫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
支持在贫困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引导和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开展自种自养,发展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扶贫工程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选派帮扶干部为重点,通过保障扶贫工作队办公经费,压实选派帮扶干部工作职责,推动选派帮扶干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资产收益扶贫工程
以支持贫困村稳定出列、现行标准下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为主要目标,对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分类进行股权量化,折股量化和收益分配向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贫困人口倾斜,帮助贫困群众更多的分享产业扶贫红利。
“四好农村路”建设
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和县乡公路大中修。全面落实路长责任制,推行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继续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农村危房改造
完成新增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及时解决动态新增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障水平。
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合规报销后,剩余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并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做到应享尽享。
贫困残疾人康复
为贫困精神残疾人患者提供药费补助;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和辅助器具。
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
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2倍的公民、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等实施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