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住建局包村脱贫攻坚 战果丰
“十三五”期间,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定点扶贫包村——霍山县落儿岭镇太子庙村围绕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重点,突出精准施策,注重管理效益,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倍增,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大幅提升,脱贫攻坚战果丰硕。
动态管理重精准。太子庙村有17个村民小组、370户、1300人,其中:中共党员68名。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户307人,贫困发生率22.2%,其中:2016年4月精准核查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户183人,贫困发生率13.2%。经过历年的脱贫(2016年5户21人、2017年16户63人、2018年42户95人、2019年3户5人)、自然减员、“回头看”、动态调整等,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3户270人,其中:精准核查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户179人。全村现有持证残疾人63人,低保97人(其中A类3人、B类35人、C类59人),“五保”19人(其中集中供养1人)。2018年贫困村整体出列,2019年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每半年一次对全村所有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逐户分析,确定为稳定脱贫户、较稳定脱贫户、易返贫(不稳定脱贫)户三类,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对易返贫(不稳定脱贫)户作为脱贫监测户,重点跟踪管理帮扶,全村3户,采取了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加大兜底保障力度、代缴各类保险费用、光伏和资产收益分红再分配时适当倾斜等措施。同步对一般农户中易致贫户作为边缘户,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帮扶,全村1户,采取了帮助就业增加收入,实施住房提升改造确保住房安全等措施。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进行标注、更新。
围绕重点抓落实。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标这个重点,始终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就业服务、特色产业、小额信贷、光伏电站、社会兜底、农村电商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享尽享,发挥政策推动效应。据统计,2014-2019年政府资金投入234.2万元,实施危房改造59户、易地扶贫搬迁22户。2016-2020年,教育扶贫受益34户41人45.72万元,其中2020年24户25人7.1万元;健康扶贫受益59户142人910人次报销医疗费89.23万元,其中2020年有39户79人208人次报销医疗费21.65万元;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涉及67户奖补53.76万元,其中2020年发放产业奖补57户10.63万元;小额信贷五年发放24户81万元;贫困户平均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不足2500元增长至2020年的1.5万元,增长了5倍。紧扣“户脱贫”精准施策。制定了村三年脱贫攻坚规划、年度脱贫攻坚计划和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始终关注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注重各项政策的兜底保障。关注156人贫困劳动力就业,做好128人外出务工、28人在家口打零工或务农的相关服务,组织25人次参加县内集中招聘,52人次参加种养业种植技术培训。用村光伏电站和资产收益,聘用贫困劳动人口为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保洁员、艾草基地管理员等公益岗位16个,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村特色产业——茶叶种植面积1100亩,户均3亩,从事产业茶叶农户占全村户数的98%,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紧盯目标攻难点。围绕“村出列”难点工作布阵作战。2014年以来,政府各类资金投入3300万多元,村组道路(14条26.6公里)、农田水利(修复水毁工程76处)、饮水安全(建有祝家铺自来水厂和6个组组通供水点)、电网改造(3个台区并入国网)、通讯网络(电信、联通、移动在村设有基站,网络和有线电视户户通)等基础设施和村卫生室、群众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开展了以农村垃圾清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厕50户,卫生厕所整改28户;土地岭隧道周边拆迁、“三线三边”整治、拆除“一户一宅”“一户两宅”等82户;G346沿线两侧美化整治,村部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了蔚起广场、游客集散中心等,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先后利用扶贫和各类资金610万元,发展光伏电站、艾草基地等产业,入股古桥畈水电站、落儿岭加油站、抱儿钟秀公司白云庵黄茶基地、富强竹业生物制碳等企业项目,出租村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大楼、村茶厂资产等。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由2015年底的0.36万元提高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增长了60多倍。同时,应对疫汛情加强帮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太子庙村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强宣传教育、防控值守,没有发生疫情,做到了全村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复工复产难题、滞销农产品、子女在家网上教学保障问题的“四个清零”。帮助1户因洪灾受损的房屋,实施住房提升工程;为5户产业不同程度受损的发放种子和化肥,进行保险理赔,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贫困户、边缘户购买“深贫保”综合保险。
正视问题促整改。根据各级各类检查所反馈的问题,结合脱贫攻坚“四季攻势”、入户大排查等自查问题,特别是县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部署会后,立即召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联席会议,对照落儿岭镇整改方案并结合实际,认领了涉及基层党建、厕所改造施工、住房安全、特色种养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光伏收益发放、光伏扶贫收益分配、公益性岗位设置、扶贫小额信贷,造血式扶贫举措,脱贫监测和边缘户帮扶、供电质量、动态管理等13个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及时整改到位,全部销号报备。同时,注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联系贫困户进行“四帮四联”。注重不间断地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政策,注重扶贫和志智双扶相结合,不断激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内生动力。利用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评比“五好家庭”,开展“文明积分”等,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激励身边的人,引导乡村文明,巩固脱贫成果。
包村帮扶成合力。五年来,3个定点帮扶包村单位领导多次来村调研、36名包户干部不间断地入户走访,慰问老党员、残疾人、危重病人和特困户等,帮助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住房安全等实际困难。市住建局联系协调20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为村捐款85万多元,用于贫困户“三保障”和村重点项目建设;义务帮助村游客集散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行规划编制、方案设计、现场勘察、图纸审查等。县生态环境分局为村投入各项资金350万多元,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修路建桥、修复水毁工程、建设公共生态厕所等。县残联为村发放涉残就业创业资金13.9万元,为有条件就业的残疾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33人,发放辅具49件(副)。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村脱贫攻坚走深走实。(罗福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