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油坊店乡:“四项发力”拓宽资产收益扶贫惠及民生“新路子”
为充分发挥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效益,金寨县油坊店乡召开资产收益扶贫工作专题会,对2016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并对历年资金入股、资产租赁、收益上缴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理清了村集资产收益扶贫“家底”,进一步规范收益分配方案,着力提升了村集体、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持续增收能力。
一是健全机制强内力。为确保资产收益扶贫工程有序推进,乡成立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协调领导组,集中相关职能部门主要力量,对照先后出台的《油坊店乡资产收益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油坊店乡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将全乡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及时确权移交到村,精准指导各村公益性、经营性资产逐项进行分类入账。为防止资产流失,对全乡出现影响资产安全、规范运行等意外情况,及时召开各村书记加强调度,分项目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保值。
二是加大投入练臂力。油坊店乡先后投入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资金2648万元,涵盖种植、养殖、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电商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项目 ,在全乡10个村实现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全覆盖,对3个贫困村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优先倾斜,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引导村级把分散、沉睡的资源均转化为资产,确保全乡 27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稳步有序推进并发挥长效作用。
三是扶持主体增实力。乡政府对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实施主体提供全程服务。如:对经营状况良好、经济实力较强、乐于扶贫助困且诚信守约的经营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特色产业化评比活动,加强对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贯彻落实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对经营主体2020年收益上缴比例给予适当降点优惠。如:东莲村蔬菜大棚项目从选择、协议签订、监督检查、资金退出等方面,引导项目全面落实风险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扶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四是兜底分红激活力。严格按政策执行收益分红,建立了常态化收益分红机制。贫困村按60%收益打卡到户,40%收益用于村公益事业支出;非贫困村按100%收益打卡到户。分红到户的资金采取劳务补助方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对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等困难群体适当予以差异化分红倾斜。村民们都习惯用“三个变”来形容资产收益扶贫这一创新机制带来的“红包福利”,激活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增加了脱贫的动力。
据统计,2016年-2020年,油坊店乡充分利用宝贵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入股租赁、承包三种运营方式,实现资产收益160.79万元,有效带动全乡1528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052元,资产收益扶贫工程有力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成功探索出脱贫攻坚惠及民生的“新路子”。(方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