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双河镇:让油茶树成为“幸福树”
油茶作为“全身是宝”的一种油料作物,有“绿色银行”之称。茶油色清味香,是优质的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剂等用于工业。茶饼既是肥料,也是农药,可增强农田蓄水能力,也可防治稻田害虫。双河镇现有油茶基地8651亩,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提高油茶种植技术水平,双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油茶管护,力争实现“五年成林挂果”总目标。
细化油茶管护措施。一是加强技术指导。成立专家小组,定期为油茶管护员开展技能培训,对油茶春冬季的管护技术进行讲解,并深入油茶基地现场进行实地指导,直击问题,现场解决。二是强化跟踪督查。明确各村(街)书记、主任为本村油茶管护的第一责任人,再分片区管护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定期开展督查,对工作不负责任、管护不到位的责任人予以问责。
提高油茶补植程度。一是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油茶质量摸排,对造林成活率低及保存率低的地块进行登记,后期全面进行补植补造,对确定补植补造的地块落实到户、责任到人,切实守护好我们的“幸福树”。二是开展承包人大会,核实了解保存率较差的地块,制定补植方案,联系苗木供应商,抓好“小阳春”时节,加快油茶补植造林。
加大油茶抚育力度。一是抓好抚育时节,对油茶基地进行全面的除草松土、做到无大土块、地坎无杂草、油茶周围无高的植物遮挡,苗木清晰可见。二是做到合理施肥,对补植的油茶及长势不好的油茶进行油茶成林施肥或叶面肥喷施,增施复合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油茶座果率和果树含油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一方面,油茶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前期的整地、种植,到后期的除草、修枝、采摘、抚育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山区贫困劳动力提供了不出家门就能打工赚钱的机会,极大地解决了周边的群众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一次种植,70年收益期。进入盛果期后,油茶每亩可收获1000公斤,可产茶油100公斤,每亩受益近3000元,为油茶管护承包者带来可观收益。
“油茶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下一步,双河镇将加大补植油茶树的抚育管理和资金投入,以富百姓,美乡村。(童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