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打造特色红军街 红色小镇“红火”起来
11月11日上午,独山红军街首届直播带货消费扶贫启动仪式举行,裕安区政协主席栾昌荣,省“四送一服”第九工作组成员、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副处长朱家龙,以及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
茶叶、花生、挂面、糕点……当天,裕安区独山镇红军街内热闹非凡,一场消费扶贫直播带货活动在这里举办,许多当地的农特产品成为了“抢手货”。
近年来,素有“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美誉的独山镇,激活红色元素,培育新业态,重点打造独山红色文旅特色街项目,通过多产融合,推进旅游扶贫和消费扶贫,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拉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让红色游“火”出了新高度。
“今天展出的五黑鸡、绿壳鸡蛋、挂面、瓜蒌子等,都是我们当地绿色生态的优质农特产品。”参加消费扶贫展的安徽地之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耀告诉记者,大别山青山绿水红土地,有很多优质的农特产品,作为六安市土特产流通协会会长单位,自己的公司正积极结合和依托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向游客推广家乡的产品,让大别山的茶叶、山珍、家禽、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大江南北。
“家门口的环境变亮了变美了,红军街不管白天夜晚都和城市一样热闹,来往的游客带来的不仅是‘人气’还是‘财气’呢!”家住独山镇街道的李成家老人感叹道。特别是红军街的开发让许多群众找到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自己的儿媳妇现在就参与红军街开发的安徽将之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班,既能够打工挣钱,又能够照顾家里,这在以前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吃汤圆咯,又香又甜的汤圆。”家住独山镇沙岗店村的毛会敏在红军街内的汤圆店热情招呼着客人,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以前和丈夫在六安市区做摊点生意,现在红军街的开发让自己有了回乡就业的机会,通过统一培训自己现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有2700元左右的工资。离家近了,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不再用为刮风下雨无法出摊发愁了。
“红军街红色文旅特色街项目开发,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80多人,其中贫困户30多人,同时带动了许多周边群众创业,在旅游配套服务中找到了致富门路。”独山镇党委书记王影介绍说,独山红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项目项目运营后,既提升了景区的人气,又拉动了群众就近就业和增收,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据了解,独山红色文旅特色街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周期约两年,现已投资4200万元,项目以农合社的经营方式,把红军街划分为传统工艺与非遗体验、特色小吃、农副产品与文创体验、特色食宿四个区域进行打造,深度融合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和民俗特色,在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带动当地的群众实现就业。(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鑫 张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