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油坊店乡:紧抓“1+3+N”模式 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
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在山水村庄间蜿蜒,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路网,展现着油坊店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网络结构不断改善,油坊店乡不仅加快了529国道沿线各村的建设,还加快了西茶谷、莲花山等生态旅游资源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发。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茶叶、蜂蜜、土鸡等特色农产品也从“深闺”走向全国。乡村游旺了,乡村路成了致富路,交通线成了风景线。
“1”是坚持一个核心,推行路长制制度。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路长制组织体系,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公路养护和路域环境管理机制,以巡查、整改、督查、通报、管理为实施流程,促进全乡公路沿线环境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到2020年底前,消除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
“3”是加强三级联动,强化工作责任。积极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充分调动三级有关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切实发挥“网格长”和“包组联户”作用,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纳入乡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结合脱贫攻坚排查要求,加强对工程质量要求,压实各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责任,做到规范施工,工程质量可控,及时办理竣工手续,尽快发挥效益,确保将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N”是采取多种方式,确保后续管养。每个村均配备了公益性劳务岗位专职管护员、党员义务监督员;在路段与路段之间、路段与责任单位之间建立路长工作联系机制,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区,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路长监管体系,提高乡村公路建后管养水平,确保道路通畅安全;通过宣传单、电子宣传屏、微信群等途径加大道路养护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护路爱路氛围;提高“四好乡村路”社会参与度,为“四好乡村路”路长制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