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民生】张墩村的民生事
我叫孔凡婷,家住裕安区江家店镇张墩村,也是本村的扶贫专干、民生工程联络员,自2017年参加工作,相比村里人,我清楚知道党和政府在民生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用实干回应百姓的诉求。
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和更是民生工程。张墩村贫困户自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扶贫脱贫事业驶入了“快车道”,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按照因人因户,因类因村施策的要求,建立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真正做到了民生项目到村、民生政策到户、民生宣传到人。全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202户630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3户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近17个百分点,可以说,每一户贫困群众的脱贫都是对民生工程的肯定。
民生保障,健康先行。没有村民的健康,就没有村民的幸福指数,我们张墩村在村卫生室等显著位置设立医保民生政策宣传栏,张贴医保登记、缴费流程和就医流程示意图,让群众对医保民生政策和健康就医一目了然;深入贫困户家中,充分发挥村医、家庭医生和扶贫干部的作用,向群众面对面地宣传医保参保缴费与待遇享受衔接问题;开启办证“绿色通道”后,张墩村共有107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性病证,155名贫困人口签约了家庭医生,建立了健康档案。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在农村公路扩面延伸民生工程的大力支持下,张墩村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修通串组串户路,并进行全面硬化,自2014年以来,张墩村共计硬化乡村道路 15条,长达16.7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的难题,美化了村容村貌,让群众踏上了干净、平坦的“幸福路”。
民生工程的投入不光畅通了路,也打通了水电网,这几年,我们村修水渠,清河道,还在2020年迎来了自来水户户通;通过农网改造政策,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村主干道沿线接通了电信网络,为大部分群众提供了网络便利,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共有52户有条件、有意愿户参加了“信息入户”项目,参与的贫困户可每月观看数字电视、使用无线网上,丰富了贫困户业余生活。民生项目有效的改善了村庄环境,打造了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民生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整村发展的同时,还通过“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政策引导贫困户自主造血,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对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奖补政策,最高5000元,通过扶持发展产业和帮助转移就业实现脱贫,在张墩村,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占在家的贫困户85%以上,贫困户就业人员占贫困户总数的38%;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力的贫困户,主要是通过低保、特困供养补助、光伏扶贫和普惠性政策扶持脱贫,截至目前,张墩村共有125人享受农村低保补助、33人享受农村特困供养政策。
党和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在小村庄的巨大投入,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倾斜力度和帮扶关注,如春雨润物,细密无声,给贫困户带来温暖与希望,也惠及每一位普通群众,小村庄里演绎民生大爱,张墩村民生事正在持久催生村民幸福的时光......(谷登超 孔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