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高峰乡:乡村公交实现全覆盖
8月24日,舒城县高峰乡新增两条线路的公交车正式运营,分别是通往高阳村、百花村的525路公交和通往古塘村、西港村、徐湾村的526路公交,这意味着全乡各村群众皆可乘坐1元公交出行,让群众彻底告别“出行难”问题,为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关心民生,从建设“四好农村路”开始。四好农村路是对农村公路“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的集中体现,建好路,通好车,经济才会发展。今年不少群众反应,希望公交车能从所在村走,途经村部或者小学都能方便很多人的出行,不然出趟门还得包车,太贵了。而且平时留守在村里的多是年级大的老弱病残群体,有的时候为了省钱,坚持步行去集市采买,顶着大太阳要走好久。
让民生跟着“民声”走,这是践行“民生为本”的庄严承诺。
百姓有需求,政府有回应。高峰乡人民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研判分析,联合集镇办、安监所、派出所等多部门,数次前往村里实地查看线路、规划站点、完善配套设施,研讨确定通车方案,向县有关部门汇报具体情况。经过多番努力,最终新增两条公交线路,分别设22、12个站点,共途经五个村,让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坐车的便利。
目前,这两趟班车每天分别有四趟,分别于6:00,9:30,14:00,16:00从乡公交站发车,未来还会根据村民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村村通公交的好消息经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广泛宣传,很快家喻户晓,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不让一个村掉队,不让一个人掉队,让脱贫攻坚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脱贫攻坚服务大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一段公路,通一辆公交,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一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是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必将助力脱贫攻坚驶上快车道。近年来,高峰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倾听贫困群众的心声,记录百姓关注的问题,并高效解决,为民解忧。
为民服务解难题,需要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家住东港村的扶贫专干朱玉红,在村里上班的这几年看到了家乡的变化,见证了村通公交的历史性时刻,她激动的说:“太好了,这一天终于来了,年初人大代表在乡人代会上提议,年中就实现了,太快了!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便能上公交。”
乡村振兴,从村村通公交开始。老乡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一条农村公路,连接的是乡村与城市,打通的却是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一辆公交车,承载的不仅是农村群众轻装出行、满载而归,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一条条农村公路,一辆辆平稳行驶在乡村之间的公交车,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路修好了,车通了,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了,让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农特产品搭上交通快车走出大山。
路修好了,车通了,请进来的机会更多了,让四面八方的专家来指导生产,旅客游人来参观体验。
路修好了,车通了,留下来的机会更多了,让在外创业务工的人群选择重返家乡,建设美丽家乡。(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