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镇“一村一品”打造“造血扶贫”新路径
马头镇党委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积极探寻“造血扶贫”新路径,有力地巩固了脱贫成效,提升了攻坚质量。
党组织搭台,提升培训质效。马头镇以特色产业培训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远程教育阵地等为载体,搭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平台,全方位促进党的最新政策及致富技能直达“神经末梢”,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邀请农技、畜牧等行业专家集中授课、现场交流,对全镇1067户农户提供了专业培训指导,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种养殖技术短板,推动特色项目落地生根、稳定发展。
党员当模范,引领示范带动。马头镇积极发挥党员中的致富典型、发展能手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其信息、技术、资金方面的资源优势,在精准把握贫困户技术需求基础上,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促使自身做大做强。通过打造“合作社+基地+贫困群众”模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依托产业发展自主脱贫,实现脱贫扶志双赢。李大楼村党员任占龙创办的俊耀家庭农场西兰花基地主动为马头镇李大楼、感应寺、胡楼等村20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常年从事种植、采摘、管理、运输等环节工作,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达3500元左右,确保实现稳定增收。
党群聚合力,打造特色品牌。镇党委坚持多措并举、因村因户施策,根据贫困村、贫困户不同类型和实际情况,创新脱贫攻坚项目精准实施方式,形成“一村一品”,推进“造血扶贫”。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高皇、黄台两村以党委政府支持,采取“村为主”模式,与全国最大的瓜篓种植和深加工企业“徽记农业”开展合作,采取订单式生产,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发展瓜篓种植200余亩,目前总投资约180万元,预计每亩年收益4000元左右,年产值达80万元。并计划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进行产品深加工,打造自己品牌,极大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特别是农技部门党员干部在入户帮扶、划片包保中的作用,对全镇种养殖户、意愿户进行党的扶贫政策、特色种养殖奖补政策宣传,推介适宜发展的特色产业,确保巩固发展不落一户。(邹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