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群众话民生】小厕改“撬动”幸福大民生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8-25 09:47:48 【字体:

  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推进,农村入厕环境的改善日渐成为农村面貌变化的一个重要“标签”。“厕所革命”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如今,厕所成了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和环境状况。

  长期以来,厕所一直不被人们重视,挖个坑围个墙就是厕所,夏天臭气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吹过,冻得瑟瑟发抖。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改旱厕为水冲,农村的环境面貌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裕安区徐集镇梁集村的50岁妇女李传芬户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李传芬说,从小时候记事起,就知道家里的厕所和同村的其他户厕所一样,都是脏、臭味难闻,由于大家的生活习惯如此,长期也就“麻木”了。直到2018年,镇村的工作人员入户对我进行民生改厕宣传,一开始我还不太支持,因为长期习惯了,还要选址,担心麻烦,但经过他们的耐心讲解后,我毫不犹豫的申请了改厕项目。工作组成员主动上门,讲政策、看样图、做预算……我的种种顾虑终于被打消了。

  考虑的厕屋低矮,李传芬在自家院子从新修建了一个厕屋。很快施工队就过来了,三格式化粪池,壁挂式冲水箱,蹲便器都装好了,还通了自来水,只要轻轻一压,水流哗哗,十分便利卫生。“如今厕所明亮干净,没有一丝丝臭味,现在民生政策对我们老百姓和农村这么好,搁以前真是不敢想象啊!”改厕后,李传芬满意地说:“厕所改造不仅不需要我们农民出钱,人畜粪便直接进入化粪池,我种菜还有了农家肥。”

  “刚开始有的村民并不理解,觉得花钱不实惠。但是第一户厕所改造完成后,大家看到了‘原来如厕也是一种享受’,现在都抢着进行改造。”徐集镇全红村村委会主任余自宏用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村民的满意度。

  除了户厕,“厕所革命”还让农村有了漂亮的公厕。在今年的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红村部附近的马路边,有一座设计独特的公厕。白净的瓷砖、敞亮的环境,让人使用起来格外舒心。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关乎群众生活品质、关乎文明程度。 “厕所革命”李传芬是村中报名响应较早的,以前孩子们从外地回来,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上厕所不习惯,尤其是孙子闻着厕所的气味就跑开,宁愿在外面空地如厕。 “厕所革命”第二天,李传芬就打电话给在外的儿媳,告之家里的厕所改造后能方便能用了,再也不用担心如厕被蚊虫叮咬等顾忌了,并嘱咐他们长回老家看看!“他们欣然同意了,说不仅长回家看看,还迫不及待地体验下跟城里般的老家的现代化厕所呢。”李传芬起劲地说着,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

  截至目前,徐集镇累计改建农村户厕1080余户,美丽乡村点37户,公厕16座,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了农民心坎里。(雷伟成 吴正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