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 重播希望
——霍邱县争分夺秒全力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连日来,尽管气温较高,但在霍邱县曹庙镇各村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声隆隆,人来车往。一台台插秧机正在已经排除积水的稻田里忙碌,农技人员忙着指导农户救灾。目前,曹庙镇全面开展生产自救,争分夺秒、抢天夺时,抓紧对内涝进行抢排,开展改种补种……努力把因灾损失降到最低。
入梅以来,霍邱县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全县农作物及畜牧、水产养殖业受灾严重。为此,霍邱县各地各部门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及时选派15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受灾严重的乡镇,指导开展农作物涝灾生产自救、蔬菜涝灾后田间管理、畜禽养殖场汛期防灾减灾、渔业防洪抗涝生产等工作,统筹推进全县农业生产自救工作。
据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闻庆东介绍,针对内涝严重的实际,全县上下积极组织内涝抢排,及时调度沿湖、沿淠等低洼地区泵站及生产圩区开机排涝,做到能抢一秒少一秒灾损,能抢一块多一块收成,努力将涝灾损失降至最低。截至目前,全县固定泵站开机13.88万台时,排涝4.45亿方,架设临时泵站399台套,排涝502.9万方,确保115万亩农作物免受涝灾。
及时开展精准查灾核灾报灾,迅速启动农业保险理赔。涝灾发生后,霍邱县国元保险公司积极开展查勘定损理赔工作。姜唐湖、邱家湖行蓄洪区因行蓄洪不在理赔范围内,县国元保险公司积极向上级争取相应的补偿政策,努力降低灾区群众损失。针对彭塔、花园、潘集、孟集、新店、冯瓴等内涝严重的乡镇,县国元保险公司启动预赔付制度,按一定比例先行赔付,让灾区群众及时开展灾后生产自救。
该县在做好帮扶的同时,积极鼓励受灾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自救。对受灾较轻地块,帮助农户制订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措施,重点清沟沥水,保证秧苗晾根通气。同时,适时施肥,防病治虫,加强田管,并通过电视、网络、宣传车、明白纸等进行广泛宣传。对绝收地块,有秧苗的重新栽插,或分秧移植,或外购双季稻秧苗;无秧苗的指导农户及时补种改种适宜农作物。旱地作物受灾重点补种鲜食玉米、绿豆和蔬菜。曹庙镇在宋桥农业合作社购秧苗,已完成水稻补插面积1500余亩。城关镇已重新栽插900亩,王截流乡对受灾已退水田块,通过对田块移稠补稀,补栽2万亩,对绝收田块通过移稠秧进行人工手插,完成0.6万亩,做到退水一块补改种一块,不留白茬地。
抓好养殖业恢复生产。受灾畜禽养殖抓好场地清理消毒、设备设施维修、购苗补栏。乌龙镇陡岗村科瑞达禽业有限公司清理消毒鸭舍6000平方米,新进2.5万只鸭苗。做好池塘和稻虾田的消杀,补投鱼虾苗,尤其是把繁育小龙虾作为农民增收和推进稻虾共作的重点。
不等不靠忙生产,灾区播撒新希望。目前,全县已完成补改种水稻6.6万亩,补改种玉米、绿豆2.8万亩,补改种蔬菜2.9万亩。(王兴远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