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青山绿水红土地 人间天河淠史杭

编辑:宋明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21 09:29:39 【字体:

9faa0c4fe6234778a19431ae353fdc12.jpg

横排头渠首工程。

413c65f4a93d49819a5dec88e339e351.jpg

8月16日上午,无人机航拍的淠河总干渠裕安区苏埠镇段,干渠两边的稻田在河水的滋养下郁郁葱葱,一片丰收的景象。(记者 岳阳 通讯员 蒋常虹 摄)

  巍巍大别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滔滔淠史杭,赶超发展斗志昂扬。

  65年前,党和人民勠力同心,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一项伟大的治水壮举。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受益,五万里人间天河由此诞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奇迹。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也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战役。

  万里长堤的每一寸,都浸润着皖西儿女的汗水和热血。

  滔滔渠水的每一滴,都见证着皖西大地的发展与变迁。

  站在65年后的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深情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汲取接续奋斗的精神和力量。

  一幅伟业宏图

  江淮分水岭,又称江淮丘陵,是秦岭、大别山向东的延伸,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自古以来,分水岭两侧水低田高,雨水分布不均,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皖西和皖中丘陵地区,水旱灾害频发。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这曾是六安历史的真实写照。“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命水不见面,废水冲破田”……一首首无比苍凉的民谣,道出了江淮丘陵地区昔日的辛酸。晒死鸡、死人堰、火龙岗……一个个充满血泪的地名,印证了旱涝灾害给皖西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六安因水而生,治水历史跨越千年。水门塘、安丰塘、七门堰、期思雩娄这些古老的水利工程,为抵御水旱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曾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百年来,在兴修水利、变水害为水利的道路上,皖西人民一路艰辛、一路探索,形成了与天斗、与地斗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不断书写着水利传奇。

  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根治水患成为治国安邦大计,淮河流域综合治理被纳入其中。

  为了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安徽人民积极投入治淮工程建设。1952年1月,亚洲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佛子岭水库破土动工,拉开了大规模治淮的序幕。

  伴随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等水库的陆续建成,蓄水防洪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利用大别山水库水源,开挖人工渠道,自流灌溉江淮之间安徽、河南千万亩良田,一个宏伟的灌溉工程构想逐渐形成。

  中共安徽省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依托治淮建成的几大水库群,建设一个跨越江淮分水岭两侧、横贯皖中,由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灌区组成的特大型灌区——淠史杭。

  一座精神丰碑

  渴望美好生活的皖西儿女,开始了又一场旷日持久、震惊世界的改天换地之战。

  1958年8月19日,时任淠史杭工程总指挥赵子厚,在横排头工地上挖下了第一锹土,由此揭开了这场历时14年的伟大工程序幕。

  淠史杭工程施工难度之大、作业环境之险、兴建历时之久、要求标准之高,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想。据统计,10米以上的深切岭98处,最长3公里,最深25.6米;10米以上高填方48处,最高填高19.2米;最长的将军山渡槽全长894米;支渠以上各类建筑物6万多座;中小型水库1200多座、塘坝20多万座。

  面对如此艰难的一项工程,皖西人民没有选择退却,而是以逢山开路的勇气、逢旗必扛的决心,以日最高上工80万人的壮举,完成了6亿多立方米的土方工程。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万多座塘堰,形成了“长藤结瓜”式的工程体系。

  以黄继光、刘胡兰、铁姑娘等命名的6400多个突击队、战斗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彰显了皖西人民顽强拼搏的无穷力量。

  劈土法、倒拉器、洞室爆破法……一个个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每一寸渠道,每一处涵闸,每一座渡槽,都凝聚着皖西儿女的无穷智慧。

  尊重科学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淠史杭工程指挥部领导和技术人员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根据皖西地形特点,提出放缓渠道比降,打破传统5000分之一比降,创造性地采用20000分之一比降,沿等高线布置渠道,使整个灌区自流灌溉面积达到80%,实现了江淮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曾希圣、赵子厚、黄昌栋、刘美三、许芳华……那些决策者、设计者和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筑造了泽被后世的伟大工程。他们的汗水、泪水甚至生命,早已汇入时间的长河,成为难以忘却的回忆、弥足珍贵的情怀、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淠史杭工程建设中,老区人民再次发扬了牺牲奉献的精神品质,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据统计,为建设大别山区大型山谷水库、淠史杭工程和沿淮行蓄洪区,皖西革命老区总共淹没了50万亩耕地,搬迁了50万户居民。

  十万民工战未休,填冲切岭绘鸿猷。辛劳冻饿经风雨,汗水赢来碧水流。刘伯承元帅视察灌区后指出:“淠史杭是这一地区广大群众作出光芒万丈的基本建设,给予子孙的长远幸福和全国的雄伟示范。”

  一篇时代华章

  新中国建设初期,皖西人民绘就了以治淮和淠史杭为代表的壮美篇章。新时期,老区人民创造了人水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新时代治水,一路征程一路歌。

  殷殷期望,浓浓关怀。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无限牵挂,风尘仆仆地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叮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今年6月16日,省委书记韩俊来我市调研。他动情地说,淠史杭工程是江淮儿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一座历史丰碑,展示了老区人民永跟党走、牺牲奉献的优良作风。要深入挖掘淠史杭工程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淠史杭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老区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切实发挥好工程防洪、灌溉、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更好地造福老区群众。

  治水样板,靓丽名片。沿淮行蓄洪区建设、杭埠河治理、淠河防洪治理、史河防洪治理……一大批水利重点建设项目相继落地,累计投资超100亿元。2022年,全市水利建设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入列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先后投资85亿元,探索建立水管家、水当家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六安模式”,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项殊荣。

  千里沃野,大国粮仓。65年来,淠史杭灌区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江淮大地良田沃土,全省1/10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省1/5的粮食,奠定了安徽粮食主产省的重要地位。霍邱县稳居“安徽产粮第一县”,连续10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县标兵”荣誉称号。淠史杭灌区17个县(区)中,寿县、霍邱、肥西、庐江、长丰等县区荣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淠史杭灌区已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商品粮食基地、国家重要水稻生产基地,为筑牢大国粮仓根基贡献了重要力量。

  天一生水,泽润万物。淠史杭灌区是合肥市、六安市的主水源,保障了1400万城乡人口饮水安全。每年为区域内输送3亿立方米生态补水,形成了覆盖1.4万平方公里的庞大水生态系统。2021年10月,又一条专供合肥的调水工程龙河口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届时将为合肥市每年新增1.2亿立方米原水。优质的水源,吸引了迎驾集团、华润集团建立矿泉水生产线,汩汩清泉正在源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

  渠成水到,物华天宝。江淮果岭、六安茶谷、西山药库……在粮食丰产的同时,六安正在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依托淠史杭灌区的优质水资源,全市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规模跃居全省第一,霍邱县被授予“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称号,这里形成了安徽省重点水产品基地、皖西白鹅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

  长藤结瓜,奔腾不息。淠史杭灌区,串起了全市两个5A级景区、26个4A级景区,红色土地变成了“天然氧吧”,绿水青山化作了“金山银山”。202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0多亿元。水利工程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青山、绿水、红土地交相辉映。生态文明、文化旅游,持续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新时代答卷。

  亲水宜居,文明相伴。城南水利枢纽、淠河梯级橡胶坝、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有了幸福水,群众笑颜开。加快推进与引江济淮、江水西调互联互通及数字灌区建设,节水、生态、智慧、共享、魅力的现代化灌区正在形成。2019年淠史杭灌区被中国灌区协会授予“最具时代精神的魅力灌区”称号,2021年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2023年灌区横排头渠首入选首批水利部《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

  江淮大地因水而兴、由水而美。如今,行走在皖西大地,淙淙的清水沿着大大小小的渠道,流向无垠的农田、美丽的乡间、繁荣的城市和百姓的心田。

  丰碑永铸,精神永存。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皖西人民传承和弘扬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大力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奋力推进六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记者 储著坤 汪 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