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疫情之下的就业市场: 多向发力 “回暖”信号显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4-28 08:59:39 【字体:

  报告指出,一季度求职者主要包含本市农村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两大人员类别,求职人数分别为6976人、6105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人数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达到近四成。这一现象印证了因需求整体下降,毕业生人岗匹配难度加大,就业压力增加。同时,疫情导致目前学校尚未全部开学,家中子女无人照料或者需要陪同子女上网课的家长暂时未能实现就业,很多面临着“增收无门”的困境。

  疫情也催生了就业市场的新变化。疫情发生后,我市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就近就业,普工等低技能要求、需求量大的岗位缺口得到了弥补,有的企业普工应聘人数达到了需求人数的5倍之多,“普工难求”现象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暂时性缓解;疫情导致交通出行不便、外地企业复工延迟等,本地劳动者外出务工意愿降低,就近就业人数增加。监测的10个行政村新外出省内就业人数987人,同比增加75人,环比增加902人,新外出省内就业增长了8.2%。

  此外,疫情也推动了我市就业服务方式的创新。响应疫情防控号召,疫情发生后,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线下招聘全部暂停,现场招聘转为“线上”进行,主打“e就业”。市县区人社部门高频次、多渠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并创新开展网络直播招聘,取得了明显成效。疫情期间,全市人社部门还推出“返岗复工直通车”、“就业直通车”、“应聘直通车”等“点到点”送人到岗服务,帮助复产企业招工、助力劳动者上岗。一季度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完成率57%;城镇登记失业率2.84%,稳定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标。截至3月底,全市未就业贫困劳动者已动态清零。

  “回暖”信号已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稳定向好,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人员招聘回归正轨,就业市场“回暖”信号已充分显现。60家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1-3月岗位需求逐月递增,1月需求1370人,2月份需求1769人,3月份需求达到3043人。2月份60家监测企业的招聘比例仅为14.5%,而进入3月,实际招聘比例达到72%。

  春节后历来是招聘求职的黄金旺季。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该热热闹闹的就业市场变得异常冷清。各类线下现场招聘活动暂停了,企业复工复产延迟了,就连往年火爆的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呈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之态。

  毫无疑问,疫情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冲击,但是“疫情之殇”是短暂的!市人社部门日前发布的《六安市2020年第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显示,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和就业政策措施的多向发力,就业市场的“回暖”信号已充分显现,并且疫情还催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部分行业需求低迷

  疫情突发,不可避免地带来市场招聘需求的下滑。疫情下,尽管人社部门采取多种策略,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人数较去年同期依然大幅减少。数据显示,一季度各类用人单位需求人数为36203人,求职人数为23015人。需求人数同比减少10804人,求职人数同比减少5831人。

  从产业需求人数看,第二产业以20357人占据需求榜首,第三产业需求人数为12852人,第二、三产业需求比重之和超过九成,占据产业需求的绝大多数;第一产业需求人数为2994人,需求比重为8.27%,需求比重跌破10%。从行业需求来看,一季度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需求人数为13597人,需求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609人。与此同时,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同比需求呈前所未有的“低迷”之状,减少人数均在2000人上下。报告分析,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虽然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逐步复工,但“满血复活”、需求彻底“释放”尚需时日。

  从招聘企业性质来看,一季度,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类企业需求最大,需求人数分别为16427人、9416人和7723人,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需求同比下降明显,达到4949人、5350人。一季度个体经营受疫情影响闭门歇业较多,需求人数环同比均“缩水”。

  从各类职业求职看,求职者密集的职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求职人数达9000人以上,比重逼近四成。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求职人数分别为5443人、4552人、3212人。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两类职业求职变化较大,分别减少2694人和1685人。

  疫情催生新变化

  疫情加大了稳就业工作的压力。疫情发生后,一些企业由于原材料、销售等方面原因,复产却一时难以达产,造成企业用工需求降低,尤其是一些外贸企业和部分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报告分析,在需求整体下降趋势下,求职者的选择余地明显收窄,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者等群体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受疫情影响进一步增大的背景下,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多管齐下推进“稳就业”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2+N”主题招聘。有序恢复线下招聘活动,努力做好招聘求职相关服务和保障工作。组织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按照要求分行业、分区域、分群体组织开展招聘,促进劳动者就业,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密切跟踪缺工企业和外出回流人员,努力促成双方对接。

  二是大力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继续组织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优化线上培训平台,丰富培训内容,免费为劳动者提供实用的技能提升培训。加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技工院校基础作用,落实各项培训补贴政策,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突出做好贫困劳动者就业。健全完善贫困劳动者基本信息、就业意愿、专业技能、培训意向,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临时性就业转待业人员,实行一人一策,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劳动者持续稳定就业。

  四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密切配合高校,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抓住当前企业复工亟需各类人才的契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求职方式,寻觅自己合适的工作,尽快走上岗位。

  五是推进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实。加大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增强各项政策落实的时效性,使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尽快落地生根。积极推进“人社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努力为企业用工、社会保障等提供服务。(张晓芳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勇/文 袁洁/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