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诤言谈发展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1月6日下午至1月7日上午,来自14个界别的政协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展开充分讨论,大家围绕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和任务,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变化,对2020年的工作安排总揽全局、目标明确、振奋人心。
特邀界别委员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语言精炼,总结2019年成绩用数据说话,部署2020年工作措施具体明确,体现新发展理念。左绪东委员建议,应重视本地高等教育发展,解决制约本地高等院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培育壮大本土人才队伍,更好地让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谢海涛委员认为,报告体现了政府对新兴产业的重视,体现了战略发展眼光,他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扶持政策,促进5G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让老区人民早日体验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无党派人士、工会界别委员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工作部署实、为民情怀浓。毛健委员认为,报告提到的“市城区‘早日回家’、‘两补一化’、‘问题楼盘’重整、‘代建道路’清理等问题处置成效明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对由此带来的民生福祉深有感触。尹明委员认为,报告提到的“天天不空过,件件踏实做”,真切彰显了政府为民担当做实事的情怀,她表示,2019年以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更加坚定了她对发展的信心。
新闻、民宗界别委员韩旭表示,过去一年,重大项目的落地令人震撼,在报告中,不仅感知到了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民生福祉的改善,也感受到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市民对未来的憧憬。许令强、李晓燕委员分别针对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惑,提出加强融媒体发展顶层设计、推进采编队伍建设、进行针对性培训学习的建议。
来自中共界别的张成民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令人振奋和鼓舞。他建议,脱贫攻坚战后续政策要提前谋划、跟进,防止政策断层。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项目继续跟进保障,兜底政策要重点保护无劳动力的老弱病残,保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项目。
经济界别的章永忠委员对报告中的“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十分关注,他认为,对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要提前谋划,规划先行,引导企业发展,主导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立标杆,树品牌,强化创新驱动,完善产业链条,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加速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工商联界别的严从梅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工作总结用了八个“发力”,体现了政府做事情的决心和雄心,也进一步提升了六安人民的幸福感,对新一年的工作打算让人有期待。张家涛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强实体重民营,推深做实“千名干部进万企”“四送一服”行动和困难企业救治行动,这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和自我发展能力,让企业家们十分振奋,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和希望。
民建、致公、台侨联界别的李忠委员提出,大别山康养一体化值得推广,政府要引导市场导向,带动经济发展,要鼓励大众创新康养一体化经营方式,提升六安人民生活品质。卞正荣委员表示,今后将注重家庭教育方面,将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给社会。希望政府部门能发挥联动作用,相关部门能够多做一些公益性的讲座,提升市民家庭教育整体素质。
来自共青团、妇联界别的周勇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处处体现了发展的新成就,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分析形势科学精准,部署工作务实有力,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振奋的好报告,我觉得这个报告体现了实、好、稳、沉的特点。”
民盟、教育体育界别的张巍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很接地气,让人耳目一新。2019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教育的发展令人振奋,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得到落实。陈永胜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振奋人心,鲜明提出了2020年政府工作思路和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绿色振兴,符合我市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民进、文艺界别,韩世海委员建议,要更加重视工业经济,加大招大商、引大资的力度;要更加重视文艺工作,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孙静委员建议,加大政协文史工作力度,将以六安为源点的皋陶文化研究成果发展好、传承好和利用好。卢德章委员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提出三个建议: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培养;加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农工、医卫界别的张烨委员表示,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以及看病烦”等问题,但医务人员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值得重视和关注。李道昌委员建议,“以法治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公安机关接警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医务现场正常秩序,并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进行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九三、科技科协界别,杨传远委员建议推进淠河、丰乐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健全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多措并举保障乡镇污水处理厂有效运行,兴修水利,让农村用水既有量又有质。张泉谷委员认为,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品创优,他建议完善我市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相关政策,强化校企联合,从培养到毕业、招聘多方发力,进一步有效改善我市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等人力资源环境。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姗 储勇 宋金婷 张玉 黄雪彦 流冰 邱杨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