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农机唱“主角” 粮农信心足
——全市夏种一线见闻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6-05 08:31:03 【字体:

eb2d2a431bc4461e9bd78b69a45766ad.jpg

  左上图:5月31日,金寨县白塔畈镇凉井村,几台插秧机在水田里栽插秧苗。 左下图:5月31日,叶集区平岗街道一处稻虾轮作农田里,农民在向秧箱装载水稻秧苗。 右图:5月31日,金寨县梅山镇新河村90后农机手阮有龙,捧着即将栽插的秧苗,青春的脸庞绽放出丰收的希望。 记者  田凯平 摄

  夏种时节,温升虫鸣。5月31日,晨光微曦,叶集区平岗街道五里桥村的种植大户朱邦国便来到田埂上,看着插秧机忙碌的身影,满脸喜悦。插秧机装载着一盘盘嫩绿色的秧苗在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株株秧苗便整齐地插进水田,原本空荡荡的水田立马换上了崭新的“绿装”。

  “这几天多亏了村里帮忙协调,调来了两台插秧机,夏种的效率大大提高。像这种插秧机一般从早到晚可以插秧40亩,再过几天,我流转的500多亩稻田就能栽插完成。”朱邦国感慨地说,插秧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夏种效率,科技的进步让夏种变得轻松许多。

  在金寨县白塔畈镇凉井村的育秧大棚里,几位农民密切协作,将早已培育好的秧苗搬运上车,为插秧机提供持续的秧苗供应。90后插秧机手阮有龙、黄亮熟练地驾驶着插秧机,在助手的帮助下,将一株株秧苗整齐地插进水田里。

  “驾驶插秧机是个技术活,不但劳动强度大,还要确保每一株秧苗都插得又直又稳,这样秋收的时候才能有个好收成。”阮有龙脸上挂着汗水,笑容灿烂。据他介绍,夏种期间,他每天天亮就开始干活,天黑才回去休息,午饭也是在田埂上简单吃一点,一天可插秧80来亩,预计整个夏种时节,可机插秧2000多亩,除去成本,一亩大概能挣30元,这样算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金寨县联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荣刚表示,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机械化在夏种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秧苗的栽插质量,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期,记者走访了全市多个县区正在进行夏种作业的乡村,感受到了机械化在夏种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已经成为我市夏种的主角,让夏种跑出“加速度”。

  据统计,今年夏种期间,我市共投入插秧机6516台,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18万台,培训农机手2536人,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12个。

  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优质品种引进……这些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正在为夏种注入新的动力。夏种期间,全市农业技术人员也忙碌在田间地头,他们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我们不仅要种得快,还要种得好,会根据土壤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秧苗,并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灌溉,以确保作物快速生长。”金寨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朱贤东说。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计划种植水稻609万亩,累计已种植410.08万亩,占比67.34%。其中,已机插秧245.33万亩,占59.82%。预计到6月底,全市夏种工作将基本完成。

  “为确保机插秧质量,为秋季粮食丰收打好基础,我们强化‘田、水、秧、机、人’五大要素,细化工作举措,精准对接供需,持续实施粮食生产‘育秧贷’和插秧机‘专项贷’,组织成立市县专业技术人员包保联系组,建立农技农机人员包保联系大户制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为种粮大户提供技术服务,扎实推进机插秧工作做实做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储著时介绍。今年以来,围绕粮食产能提升,我市持续聚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坚持顶格推进、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机插秧工作,水稻种植质量明显提高。(记者 杨秀玲 桑 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