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记者观察】“为残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03-28 08:19:34 【字体:

  经过一段时间晴好的天气,三月的春雨略显绵长,3月22日一早,不待擦干衣服上的雨水,孙文伟早早便来到星大洲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这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负责人,她已从事孤独症儿童辅导矫正近5个年头。

  “我本身就有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多年奔波于合肥为他寻求治疗矫正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孤独症患儿的不幸和家长的不易,于是萌生了在家乡创办主要面向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机构,一方面希望更多像我家孩子这样的儿童能够在幼年得到及时干预和矫正,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孙文伟告诉记者,星大洲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心是由市残联和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非盈利性企业,创办至今已接收孤独症儿童60多名,部分儿童通过在中心的矫正和辅导,恢复情况良好,已初步具备开展正常社会活动的能力。

  “明明(化名)到黑板前来,告诉老师这几个水果都叫什么呀?”在中心的康复辅导教室,记者看到两位老师带着几名稚气未脱的儿童正在开展认知教学,通过反复不断的语言和画面刺激,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正常儿童大相径庭,通常针对正常儿童一次就可以达到效果的教学课程在这里需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所以就要求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持久的耐心。”孙文伟告诉记者,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矫正康复特点,目前全市范围内的定点康复机构并不多,很多有需求的家庭想让孩子尽早接受治疗,却没有去处。

  “由于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所以他们通常需要家庭专人看护,而普通家长因为缺乏专业的矫正知识,通常会感到异常吃力,家长承担的心理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孙文伟说,孤独症是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等反应为特征的发育障碍疾病,后天康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必须通过早期的干预治疗才能够得到缓解。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共有在册登记的孤独症儿童676人享受民生工程康复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每年每人16000元拨付到患儿所在的康复机构,并由市残联开展定期康复项目落实的督查考核。但实际上由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孤独症有很多顾虑,目前全市孤独症儿童数量实际上大于在册登记数字,很多孤独症儿童亟待早期干预和治疗。

  “我们现在已经着手有针对性地开展矫正教育,对于低龄儿童主要是锻炼他们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期望通过尽早的干预治疗最大限度缩小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对于相对年龄较大的少年儿童则多以辅助性场景教学为主,锻炼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融入社会的技能。”孙文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通过自己和老师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在专业机构尽早得到干预和辅导,让他们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减轻社会负担。

  同样是面向残疾儿童开办的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来自全市各地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康复性教育和矫正以及辅助性就业指导,让他们原本暗淡的人生道路多了几抹亮色。

  3月27日上午,久违的阳光普照大地,在市特教学校,300多名师生家长齐聚广场,正在参加一周一度的升旗仪式。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特教事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2021年9月,我们搬进了现在所在的新校区,资源教室、仪器设备、学生学习和生活无障碍设施都能基本满足残疾学生的教学需求,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市特教学校校长陈中芳告诉记者。

  “通过培训,很多听障学生能够很好掌握霍山石斛的组培技术,每个人一天能做100瓶左右的石斛育苗。”在副校长余红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学校的石斛组培室,据她介绍,石斛组培技术培训是市特教学校近年来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的极富特色的就业培训专业,采取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就业安置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仅使残障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为他们搭建了培训就业平台,让他们在离开学校后快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

  据了解,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相关文件精神,市特教学校在做好低龄残疾儿童康复矫正工作的同时,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园林绿化、工艺美术及家政服务三个专业,包括盆景制作、核雕、美术、缝纫、石斛组培等职业技能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对接合作,截至目前已输送300多名学生到相关企业工作就业。“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家能够围绕残疾学生的康复、特教老师的培训、学生就业等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也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和支持残疾儿童的成长、教育和发展,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湛蓝天空。”陈中芳表示。(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曹辰 张传豪)

  采访札记:

  残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对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对社会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障儿童高度关心支持,通过相关政策和帮扶措施的落实,残障儿童康复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但也要看到,在织密织牢相关政策保障体系的同时,残障儿童成年后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加强对残障儿童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为残障儿童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制定符合残障儿童职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协调相关用工企业为符合条件的残障儿童在成人后进入工作岗位等都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为进一步做好残障儿童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顶层设计,也是帮助残障儿童在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实现自食其力、自理自立的重要契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