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城新语】理性消费,对过度包装说“不”
中秋将至,中秋团聚赏月、品尝月饼等美食是中国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在皋城,月饼等节日食品也迎来消费热潮。曾几何时,月饼如同“套娃”,打开层层包装,里面“躺着”几块小小的月饼。如此过度包装,批评声已有许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于8月15日正式实施。根据这个国家标准,今后粽子、月饼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产品,包装成本不得高于销售价格的15%,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
对消费者来说,月饼的本质是“吃”,再奢华的“外衣”也会被丢弃。笔者认为,整治月饼“过度包装”,除了靠政府出台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对那些明显“过度包装”的企业实施处罚,禁止“过度包装”的产品上市以外,更需要全社会加大宣传“过度包装”的弊端,让大家认识到“过度包装”对环境、经济、社会风气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让消费者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对“过度包装”说“不”。如果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如“光盘行动”那样的声势,就会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久而久之,让“豪华月饼”“精装月饼”因无人问津而失去市场,商家也就没有“过度包装”的冲动,这样便会有效地遏制月饼“过度包装”现象,还月饼市场一个纯正、简约的消费环境。(桑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