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生“加码” 让幸福“升温”
——市直单位开展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7-04 08:39:40 【字体: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6月27日晚,城区齐云东路LED路灯依次亮起,明亮的灯光倾洒而下。

  “我以为这里是拆迁地块没人管,如今,路灯装上了,亮堂堂的,我们晚上出行方便多了……”提起新安装的路灯,附近的住户束长洋连连说好。

  齐云东路由于道路以南地块拆迁,导致路灯线路损毁。聚焦周边群众夜晚出行需求,市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工作小组高度重视,迅速协调市城管部门通过实地勘测,制订施工方案,落实办理责任与时间节点,推进路灯安装投用。一盏盏亮起来的小路灯,既照亮了群众出行回家的路,也映射出关乎老百姓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的“大民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工作小组紧密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在推动活动建章立制、畅通民意渠道、抓好工作结合等方面狠下功夫,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沉下心解难题、办实事,让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绘好一张“图纸”

  为了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中推深做实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批示、给出指示,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工作明确了路径、提供了方法。抽调精干力量配强专项行动小组、专班,对标对表党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制订行动方案,明确各项重点任务。相关市直单位均比照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和专班,制订具体操作方案,为全市专项行动的有序有效推进搭建了“总框架”。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行动过程中,市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工作小组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问民需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访、信箱、热线、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相关事项进行集中梳理,在56083件诉求中,共筛选甄别出涉及群众公共利益诉求13699件,将其中未办结的“老大难”问题和切身有感的各类诉求整合归并为224件转化落实事项,协调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分别向建设项目、制订调整政策和优化服务严实作风转化,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并按责任分工交办督办,下大力气逐项对账销号,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对接民生所需

  “之前好多跑‘黑车’的,现在都不敢跑了。运营市场规范了,乘客也更放心了。政府真是办了一件好事!”日前,在汽车客运南站,一名客运司机笑着说。

  这名司机师傅口中的“好事”,是今年我市整治非法运营乱象端掉的“六合专线”非法营运平台。从接到群众举报到查清违法事实做出处罚,仅用了10余天时间。

  民生事无小事。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市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工作小组积极协调市直各部门,结合职能职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能短期解决的“马上就办”,短期内难解决的“跟踪推进”尽快办。

  “我们紧密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在聚焦突出问题、强化制度执行、严肃问题追究和确保常态长效上做足功夫,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深做实群众诉求协调处理,有效解决了交通领域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根据市交通局反馈的信息,自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开展以来,该局共接到群众公共利益诉求事项两批共14件,办结13件,按照职能移交相关部门1件,经回访,群众满意率100%。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但充电设施配置较少,针对困扰广大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市发改委牵头国土、城管、住建、供电等部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主城区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500余个,其中公用充电桩300余个。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滴之间见初心。今年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将家长反映突出的“学费”问题专项整治范围拓展到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和教育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难安置”项目推进、城区停车难、校园周边违搭违建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局会同相关部门分类协调处置,确保诉求得到妥善解决。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居民要求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市住建局经过认真摸排、充分沟通,在基础条件较好、居民意见比较集中的3个小区先行试点建设21台电梯,群众反映良好。

  推进常态长效

  “没想到用‘皖事通’在家就能申请低保,太方便了。”金安区三十铺镇凤凰村居民吴先生如是说。

  社会救助线上申请,得益于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上线“皖事通”,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通过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申请处置,真正践行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民生理念。

  群众的焦点、问题的难点,就是改革创新的突破点。聚焦群众所盼,我市用创新啃下“硬骨头”。同时,把办实事办好事的经验做法,用制度机制固化下来,逐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行动从集中攻坚转向常态推进。突出群众普遍受益,注重遴选普惠性强、受益面广的民生实事,努力通过办好“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事”。

  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以前办理交通违法处理要到县城去,一来一回大半天,要再遇到人多排队,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好了,去镇上派出所就能办!”日前,在霍山县佛子岭派出所业务大厅综合窗口前,吴先生正在办理交通违法业务。针对农村居民普遍反映车驾管业务办证不便问题,市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工作小组积极推动市公安部门创新举措,在我市110个农村派出所推进户籍业务、车驾管业务“一窗通办”,将“车管所”搬到群众“家门口”,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谋篇布局,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等群众上门办事,到主动去群众身边“找事办”;从遇到难办的事“头疼”,到扛起事为群众寻门道谋解决……在六安,每一件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都有力度、有温度,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成为群众公共利益诉求转化落实行动成效的暖心注脚。(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