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车队,一直在路上
自4月4日我市启动疫情防控静态管理后,为做好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保障市民紧急就医和医护人员、公共服务人员等特殊人群正常出行,以及应急物资快速转运,市运管处根据要求迅速组建应急保障车队,100辆出租车、20辆大客车、10辆货车随时接单、随时接受调度,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出租车:用耐心回应群众急事难事
4月11日下午3时,应急保障车队的出租车驾驶员范金伟、王良宏接到任务,有两名在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寿县病人出院,通过12328交通热线找到应急保障车队,由于疫情管控,两名病人家属无法开车到医院来接,想请应急保障车队帮忙将病人送到六安寿县疫情防控卡点处。范金伟、王良宏二话不说,穿戴好防护装备,到人民医院接到人后往寿县方向驶去。
范金伟、王良宏两位的哥驾驶出租车到达六安寿县疫情卡点处,由于病人家属与其村(社区)沟通不畅,病人返乡所需材料不足,卡点执勤人员未予放行。当天气温较高,当时出租车内温度一度超过30摄氏度,两位的哥身穿防护服,汗水湿透衣服,不着急不埋怨,陪着病人在车里等病人亲属回居住地开好证明,并由当地干部一同到卡点处接病人。5个小时后,已到夜晚,范金伟、王良宏终于安全地将两位出院病人送过疫情防控卡点。面对病人及家属的连声致谢和道歉,范金伟、王良宏笑着回应:“疫情后,欢迎您们再来六安。”
直到晚上10时回到驻地,范金伟、王良宏才脱下防护服,7个小时,身上的衣服依然是湿的,他俩才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泡面。
“应急保障车队的100辆出租车主要是为市民在静态管理期间遇到急需用车的时候提供免费服务,的哥、的姐们遵守防控要求,心知市民冷暖,耐心细致地做好每次服务。”市出租车管理所所长吕家权告诉记者。
大客车:与“密接”人员共同战斗
途安旅游客运公司在收到市运管处组建抗疫应急保障车队的通知后,主动报名10台客运车辆,挑选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并按要求自4月4日晚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57岁的大客车驾驶员刘来军,患有糖尿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时刻把药带在身上。4月11日,刘来军接到指令,需从市人民医院转移40名出院病人到霍邱城关、金寨梅山、霍山县城等地。下午2点,刘来军做好防护措施、准备完毕后开始出发。由于人多路远,且这一批出院病人居住地分散,且大部分人员都是晚上到达目的地,刘来军从坐上驾驶座后一直精神高度集中,辗转送完最后一个病人后,已到12日凌晨3点多。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刘来军感觉特别疲惫,他强打精神,坚持将车开回驻地已经12日凌晨5时,已经吃不下饭,他消毒后喝了一些水便倒头大睡。
“越是难的时候,越要咬牙坚持。”刘来军说,10辆大客车除了转移出院病人,主要是转运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特别重要,出任务时车辆不能开空调、大家不吃不喝,不管是几小时还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都要坚持住,坚持才会胜利。
大货车:转运应急物资不眠不休
4月12日零时前后,静态管理下的六安主城区街道更显空旷。
货车驾驶员张卫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镜,独自一人驾驶着货车到市经信局领取了15吨刚到的防护服。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医护人员的工作,张卫接到任务后一刻没有停,按照清单送到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市二院等几家防护服紧缺的医院。他说,早一分将防疫物资送到,我们就能早一刻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自己能为抗疫尽力,这份成就感,满满的。
从4月11日至今,短短几日,货车车队累计调配大货车4台6趟次,共运送98吨防疫和生活物资。“疫情期间,我们应急保障车队的驾驶员也是货物搬运工,我们连夜奔跑,全力以赴,只为早日打赢这场仗。”市运管处货运科科长李为华说。
市交通应急保障车队组建以来,已累计出动出租车1200余台次、客运车辆200余台次、货运车辆20余台次,全力保障医护人员出行、群众紧急就医、防疫物资运输等各项工作。“疫情一天不结束,应急保障车队就一天不停运!”吕家权是市出租车管理所所长,也是应急保障车队的临时负责人,昼夜奋战的他,脸上倦容难掩,但一听到有任务,他会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到新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