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战“疫”,有我
——六安驰援宿州疫情防控工作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12-20 09:01:48 【字体:

  12月19日13时,六安驰援宿州核酸检测及流调工作队百余名队员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后凯旋。在驰援宿州的72个小时里,他们发扬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不分昼夜轮流开展核酸检测和流调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当地的疫情防控贡献了六安力量。

  12月15日,我省宿州市埇桥区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一方有疫情,八方来支援!15日晚,在接到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后,我市立即连夜安排部署,在5个小时内迅速完成了人员集结、试剂耗材防护等物品准备、移动核酸检测车设备安全检查等。12月16日早上7时,7辆核酸检测车从市区火速出发,与核酸检测车一起出发的,还有市疾控中心和各县区百余名一线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和流调队伍。

  当日13时,工作队抵达宿州市埇桥区,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配合当地开展核酸检测和流调工作。仪器、设备、检测试剂,每一步都细心确认。为了提高效率,工作队明确了组内分工,理顺工作流程。17日上午,宿州市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第1号令,宿州市主城区和埇桥区各乡镇(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因为标本数量大,送检时间不固定,需要及时上报检测结果,要求检测人员与病毒比速度。从标本裂解、核酸提取、加入扩增试剂,到进行PCR扩增,穿着防护服的检测队员每次进入核心区一待就是8小时以上。“反应要快、手速要快,还要认真仔细。”今年被评为“安徽省最美医生”的李伟,是裕安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的一名微生物技术员,也是此次应征出战的队员之一,回想起刚刚过去的三个昼夜,他说:“我们的队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实验室出来时,衣服头发被汗水浸湿,外面的温度却只有零下五至六度,那种感觉真的不好,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在这支工作队中,有不少队员已经不是第一次支援“疫”线。“我是16日凌晨1点多接到的电话,也没时间多想,跟家人简单交代了两句,收拾了行装就往医院赶。”霍山县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邓德强说,此次是他第四次出战一线,“作为实验室检验人员,这个是本职工作,更应该冲上前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邓德强的手机里,保存了几张工作间隙拍下的照片。“你看这张,是我们在电梯里拍的,当时我们刚刚完成一轮12个小时的核酸检测任务。”邓德强指着其中一张大家双手比“耶”的合照告诉记者,当时大家都很累,但依然在相互鼓劲,于是就有了这个特别的“瞬间”。

  工作队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宿州群众的热情回应。“寒冷的冬夜里,不时有人给我们送来奶茶和水果,并反复叮嘱我们要好好休息,再苦再累,听到他们一声‘谢谢’、‘辛苦了’,就倍觉温暖。”邓德强说。

  “宿州疫情发生后,我市紧急动员迅速出动,不仅为当地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我们自身来说也是一次实战检验。”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程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队员克服困难、连续作战、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六安卫健人的精神风貌。”从12月16日奔赴宿州,到12月19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六安市核酸检测及流调工作队连续奋战3个昼夜,其中,核酸检测组累计检测样本近10万人份,流调组共摸排出次密接174人、风险人员51人。(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