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幸福六安,民法典相伴
——我市全力推动民法典学习宣贯周年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5-28 08:30:44 【字体:

  “民法典对我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我知道了这个房子在我去世后怎么处理。”家住市区三里桥街道的李兰芝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膝下有一儿一女,她想以后把自己回迁的一套85平方的房子留给一直照顾自己的小女儿。民法典的宣讲,让她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妥善处理“身后事”。

  5月17日,一场生动的《民法典》法治教育课在霍邱县众兴集镇糖坊村举行。普法志愿者吴俊,正在向大家介绍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各项法律法规,诸如土地纠纷、劳动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讲解过后,糖坊村普法志愿者与村民进行答疑解惑互动,村民针对当天学习的《民法典》知识和平时生活中遇见的法律问题想普法志愿者进行提问,普法志愿者对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帮助村民解决法律上的各种困惑。“可以明显感觉到,村民们逐渐养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为众兴集镇创建法治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访中,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宋成勇告诉记者。

  5月28日,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迎来颁布一周年。它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产经营息息相关。民法典颁布一年来,我市全力推动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如今,民法典已经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愈加浓厚。

  深入学习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一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2020年10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对我市民法典宣传贯彻工作提出要求。2020年7月1日,市长叶露中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工作提出要求。市委依法治市办提请市委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专题法治讲座,邀请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市政府法律顾问李明发作题为《中国民法典的特色及其对依法行政的影响》的专题法治讲座。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了民法典专题培训班。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突出制度建设、夯实实施根基方面,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了《全市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工作方案》,确定了4个方面14项重点宣传内容,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从强化责任担当、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时限要求、加强督导督办等四个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实施工作。将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情况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内容、纳入市委综合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将民法典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内容和各地各单位党委(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颁布一年来,我市牢牢抓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民法典作为“八五”普法的重点内容,融入民法典实施全过程、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如今,民法典已经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愈加浓厚。

  推动实施 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我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记者,过去,当事人来找律师都是带着一脸疑问。如今,大部分当事人都会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法律法条,带着充足的材料来找律师。“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对法律的求知欲非常强,都能够结合身边人身边事,提出各种疑问和假设,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人欣慰。”普法宣传中,裕安区韩摆渡镇司法所一位普法志愿者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全媒体时代,我市积极创新形式,利用市县(区)乡村四级普法网络,依托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平台,采取漫画、图文、视频等表现形式,推出“走近民法典”等系列专题,快餐式普及民法典知识。市司法局开展的民法典知识线上有奖问答,4.6万人次参与答题。推出的民法典解读、民法典案例解析等广播、电视、抖音普法栏目,播放量超81万次。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创新开展“皋陶杯”法治文化作品展,共组织创作、评选、宣传民法典主题法治作品1100余件。同时,组建了以法官、检察官、律师、党校及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市民法典宣讲团,各县区也及时组建宣讲团,分条线、分领域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举办了全市民法典学习宣传报告会。承办了全省“宪法视野中的民法典”专题研讨会。在2020年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专题培训班设置民法典培训内容。开展“江淮普法行”“法律七进”民法典巡讲,民法典全面融入各地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营造随处可见的民法典宣传氛围。

  深入人心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民法典实施前,为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安排,组织开展了民法典涉及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重点清理与民法典精神、原则和规定不一致的规定。坚持“谁制定谁清理,谁起草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全面梳理了市、县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共梳理涉及民法典内容的行政规范性文件938件,其中与民法典规定精神不一致的共有8件,并按照法定要求,启动了相应废止和修订程序,已废止5件,正在修订3件。

  民法典实施后,市司法局认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掌握《民法典》内容,吃透《民法典》精神。在开展合法性审查业务中,严格审查文件规定是否对人民群众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注重审查行政管理措施是否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注重审查文件内容是否与《民法典》原则和规定相一致。对审查中发现的与民法典精神、原则和规定不一致的规定都在合法性审查意见中予以写明,并要求相关起草单位或行政部门予以修改。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只有道德与法律形成合力,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才能共同筑牢社会文明的大厦。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在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之际,我市还将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开展民法典线上宣传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再掀民法典学习宣传热潮,推动民法典实施落地生根,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实践,开创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李德云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