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安全防线“哨兵”
安全是生活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安全问题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因此,保障安全不再是少数人的职责,每个人都应当好“第一责任人”,以个体自觉筑牢安全堤坝。
当哨兵,首先要绷紧“警惕”这根弦。今年4月,遵义市一民房失火,造成3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系玩具电池充电时,电池发生热失控引燃沙发等可燃物蔓延扩大成灾。2024年南京“2·23”火灾事故、2023年广东惠州因电瓶车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等等,这些安全事故的根源,往往在于对日常细微隐患的麻痹大意和熟视无睹。小到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大到生产事故、生命安全,安全威胁就潜伏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如今高度互联的社会里,工厂、网络、社区、交通等各个领域紧密相连,一处失守,往往波及一片。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我们不能抱有麻痹疏忽的心态和侥幸松懈的心理,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绷紧安全弦、筑牢安全线。
当哨兵,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事关企业兴衰成败,是企业发展之本。今年3月江苏泰州与河南周口2家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均致人员伤亡,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意识不牢、管理责任衰减、内部监督弱化、不按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制定应急预案机制、不履行安全审查责任等突出问题。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等法定职责落到实处,要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完善“明责知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运行机制,推动安全责任延伸到车间、班组、岗位,打通“最后一公里”。
当哨兵,政府要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一次血的教训,一次对社会治理能力的严峻拷问,安全生产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最直接体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恪守“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提升专业监管能力,敢于亮剑执法,破除监管“宽松软”。安全生产绝非某个部门、某个环节的“独角戏”,而是覆盖全链条、贯穿各环节的“大合唱”,要在思想深处真正树立起“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将安全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形成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我们不能再让“没想到”“没注意”成为事故后的托词,唯有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懂得安全、人人维护安全,主动查找并消除身边的每一个风险点,熟练掌握必要的应急本领,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