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 要奔着“好日子”过好“紧日子”
当前,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带头过紧日子”写入党政机关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要坚持把过紧日子当成一种常态,持之以恒地绷紧“思想弦”、提紧“行动线”、拉紧“作风绳”,集中财力办大事,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绷紧“思想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实践证明,只有把倡节约、反浪费、守简朴当成一种习惯,把控成本、讲绩效、提效能当成一种常态,才能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才能让养老、扶贫、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过“紧日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要从历史深处汲取力量,对标革命先辈,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根植“血肉”,也要从现实维度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到过紧日子的要求,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真正实现“要我紧”到“我要紧”的转变。
提紧“行动线”。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过紧日子不是光喊口号的“假把式”,而是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浪费一张纸、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看似不起眼,但到处“跑冒滴漏”,再大的“水库”也经不起耗,“微”防不住,“渐”就更难杜绝。从会议现场布置到杜绝餐饮浪费,从机关采购到公务接待……,《条例》从日常工作场景的细微之处入手,从源头上、从细节处为党政机关人员行为“划红线”。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按照《条例》行事,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把办公室当成家,打好“铁算盘”,当好“铁公鸡”,让厉行节约的理念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党政机关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出实效来,在全党范围内形成“勤俭节约、人人践行”的良好局面。
拉紧“作风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可以看出,过紧日子不单单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社会账、民生账,只有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才能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才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坚决摒弃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能够以“我将无我”的精神境界和“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把过紧日子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地方。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强化党性,锤炼作风,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先干、先上、先吃苦的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在会议活动中求实效,在调研考察中摸实情,在服务群众中用真情,让好作风“蔚然成风”。(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