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开门教育”要让群众当考官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2 16:41:37 【字体: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新时代的开门教育,不是摆花架子的“盆景展”,而是解民忧、聚民智的“连心桥”,只有让群众当考官,参与出题、阅卷、打分全过程,才能真正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落地生根、可感可及。

  深入一线,邀群众“出题”。田间地头的叹息声,比工作汇报更真实;市井巷陌的牢骚话,比文件数据更鲜活。当前少数干部调研走“经典路线”,座谈请“固定代表”,看似程序完整,实则与群众诉求背道而驰。这种“选择性倾听”的背后,暴露出对群众主体地位的认知偏差——把“为民做主”异化为“替民做主”,用干部的主观臆断替代群众的切身需求。长此以往,不仅让政策沦为“空中楼阁”,也让干群关系渐生隔阂。脚底沾泥方能心头有谱。党员干部要借助本次学习教育契机,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基层,要放下调研提纲与群众围炉夜话,抛开汇报材料同百姓细算账本,多请群众提意见、谈想法,弄清基层期盼什么、群众想要什么、发展渴望什么,确保把题目找准、把根源挖深、把答案写实。

  接受监督,让群众“阅卷”。群众监督是检验初心成色的试金石,也是激励担当作为的动力源。现实中,个别干部对监督存在认知偏差,将群众意见曲解为“挑刺找碴”,对信息公开瞻前顾后、对敏感数据遮遮掩掩,导致群众知情权悬空、监督权虚置。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看似维护了面子,实则丢掉了民心。只有亮家底、受监督,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信任在透明中生长。要借助本次学习教育契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拆除“信息围墙”,整合社区公告栏、政务APP等渠道,对项目规划、资金流向等群众关注点实行“全要素晾晒”,接受全天候、立体化监督,用“玻璃房里的工作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培育群众监督力量,通过组建监督小组、开展能力培训等方式,让群众既看得懂报表、又盯得住流程,真正成为权力监督的“最佳视角”。

  评判得失,请群众“打分”。有的干部沉迷“材料政绩”,把汇报写得天花乱坠,却不敢直面群众评判,殊不知评判权交得越彻底,干群纽带系得越牢固。只有让群众“差评”成为干部心中的“警钟”,让百姓“点赞”化作激励前行的“勋章”,才能真正实现“干部答卷”与“群众打分”的同频共振。要借助本次学习教育契机,进一步畅通诉求反馈渠道,运用网络征询、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更多地“还”给群众;探索在干部考核中增加“民意权重”,将群众满意度与职务提拔、职级晋升直接挂钩,通过打破“内部考核”的封闭循环,倒逼干部从“唯上思维”转向“唯实为民”,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姚玉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