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坚守不言悔
十多年如一日,她一边精心照料婆婆、公公和丈夫3个残疾人,一边抚养2个孩子,还不忘发展养殖业脱贫,在霍邱县宋店乡胜利塘村姚庄组,张玉琴用自己柔弱的肩头,扛起一个家,扛起脱贫致富“一片天”。
1998年10月,张玉琴从本乡山洪村嫁到了胜利塘村刘启军家,与公婆和丈夫4人依靠农田为生。2003年春,她把年幼的女儿交给公婆照看,和丈夫一同到广东省潮州市彩塘镇干起了不锈钢用具抛光活。由于勤劳能干,她和丈夫一年能净赚4万元左右。2004年10月,夫妻俩又喜得一子。正当她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的时候,不幸接踵而来。
2008年12月的一天,张玉琴的公公刘士奎骑摩托车外出办事时被一三轮车刮倒,右大腿骨被砸断,肇事者趁黑逃逸。时隔不到2个月时间,33岁的丈夫搭载工友摩托车到彩塘镇办事返回时,被一素不相识的骑摩托车者追尾,两个驾驶员当场死亡。刘启军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因颅脑受伤严重引起下肢瘫痪和语言障碍。此后,张玉琴带着丈夫先后辗转广东潮州、安徽合肥和六安等地治疗,不仅花光了她和丈夫打工积蓄,还欠下了3万多元钱的医疗债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4月中旬,张玉琴带着在外看病的丈夫回到霍邱住家没几天,婆婆可能是因为经受不住儿子的突然瘫痪和失去说话能力的刺激,一直比较稳定的脑萎缩病开始急剧恶化,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猛然间丈夫、公公分别成了肢体一级和三级残疾人,婆婆成了智力二级残疾人,还要面对好几万元的医疗债务……这对于一个年仅31岁的女人而言,压力可想而知。这时,一些“好心人”劝张玉琴重组家庭。但天性善良的张玉琴选择了留下。
“我是他们的儿媳妇,是他的妻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张玉琴内心有个倔强的声音。母爱、责任和担当,让她变得坚强而无畏,她要用爱去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从此以后,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成了张玉琴的日常。为了尽可能节约家庭开支和减少外出时间,张玉琴还自学理发,为家人剪头理发。
“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街坊邻居都为这个平凡而勇敢的女人的人生故事所感动,大家都称她为“三好”女人。2016年,因为“孝老爱亲”事迹感人张玉琴被评为“六安好人”。
2014年,张玉琴家被纳入贫困户,并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次年又被纳入低保户,当地党委政府又为其家庭申报评残、残疾人补贴、护理费和光伏发电项目,为其子女申报相应的教育扶贫补贴,安排其为片区乡级生态护林员。党委政府的关心,更加坚定了张玉琴战胜困难和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勇气。
为了早日脱贫致富,张玉琴不等不靠,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她开始发展稻田养虾、鸡鸭鹅养殖扶贫产业。公公刘士奎通过好心人介绍帮人干些看工地、烧大锅饭等轻体力活,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家庭于2017年底顺利脱贫。
在张玉琴的耐心开导和不断鼓励下,丈夫刘启军每天坚持练习站立和挪步,以免腰腿肌肉萎缩,并不断练习发音吐字,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开口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11年的不离不弃和康复锻炼,如今刘启军不仅能借助多功能残疾人辅助器具成功挪步,而且偶尔还能说出一点简单的字词和短句。
“希望有一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劳动,陪我和家人说说话……”日子越来越好了,张玉琴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自己目前最大的心愿。( 赵广才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