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打通路“梗阻” 畅通微循环
——金寨县麻埠镇“四好农村路”铺就振兴坦途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24 15:00:35 【字体:

       深秋时节,行驶在金寨县麻埠镇,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连村接户,连接着村庄农户、产业基地,为实现乡村振兴带来勃勃生机。

  近年来,金寨县麻埠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聚焦道路升级、产业联动与长效管护,持续破解山区发展瓶颈。今年10月,随着响洪甸村齐云冲道路拓宽工程顺利收官,当地不仅打通了群众出行“堵点”,更以路为媒激活茶旅融合新动能,让农村公路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黄金通道”。

  近日,响洪甸村齐云冲新拓宽的道路上,运输茶叶的货车往来穿梭。10月上旬,总投资700万元的齐云冲道路提升工程如期完工,这条全长3.37公里的道路从原有宽度拓宽至6米,完成黑色化改造及300平方米破损路面修复,彻底告别了“雨天泥泞、会车困难”的旧貌。

  “以前路窄,每到茶季,茶商的大车进不来,经常堵在路上。”响洪甸村茶农储友斌说。施工期间,镇党委创新采用“群众议事会+专家论证”模式,妥善处理征地、迁改等难题,实现“零纠纷”推进。同时完善了排水系统与安全设施,与周边新岭组桥梁工程、河道整治项目形成联动,受益人口达1270人。这条路的贯通,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更标志着麻埠镇“四好农村路”建设从“打通主动脉”向“畅通微循环”深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道路通则人气旺、产业兴。拓宽后的齐云冲公路,如同一条金丝带,串联起六安瓜片核心产区与红石谷景区。昔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生态资源,如今因路而活、因路而兴。

  今年入夏后,红石谷景区迎来游客“井喷”。清澈的溪流、独特的地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溯溪探幽、亲近自然。景区门口的“润一茶咖”顺势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络绎不绝。如今,受益于拓宽后的公路,虽然天气渐凉,但前来登高游玩的游客依然很多,“润一茶咖”的生意也一直很好。“路修好后,游客明显多了,周末更是座无虚席。”店主范坤润笑着说:“不少游客都会来店里歇脚品茶,感受山间慢生活。”

  齐云冲公路的拓宽,不仅拉近了城乡距离,更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从六安市区出发,如今仅需40分钟便可抵达红石谷,长三角地区的游客也能实现“半日直达”。“公路+茶旅”模式让每亩茶园综合收益提升20%,真正实现“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民”。

  “三分建,七分养。”麻埠镇秉持“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理念,将道路养护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创新推行“路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构建“建养并重、长效管护”的工作格局。

  全镇将公路划分为54个养护网格,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担任“路长”,定期巡查路况,及时发现并处置路面破损、设施损坏等问题。将道路管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对道路沿线的垃圾、乱堆乱放等进行常态化清理整治,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同时,常态化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微信、村务公开栏、入户走访等渠道,普及公路管护知识,增强群众“爱路护路、人人有责”的意识。

  如今,麻埠镇的“四好农村路”不仅是出行路,更是产业路、旅游路。从道路拓宽到茶旅兴旺,从精细管护到群众增收,一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正绘就大别山腹地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任琪琪 本网记者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