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变奏”为成长“增色”
——六安中小学体育教育见闻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的学生们在上体育课。 记者 李振欣 摄

在安徽省青少年足球赛六安市联赛的开幕式上,皋城中学南山校区的学生们表演跆拳道。 记者 李振欣 摄

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在上足球社团课。 资料图片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课间的铃声在六安市多所中小学校园里回荡,现在不再是匆匆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延长后的课间时段里,孩子们涌向操场、球场和专门设计的游戏区,奔跑、跳跃、欢笑……近年来,在国家“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六安市中小学从实际出发,积极将增强学生体质、健全人格锻炼落在实处。从城区的六安皋城中学南山校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到霍邱县的城关镇第一小学,一场场关于体育教育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让孩子们在更广阔的时空里自由奔跑,生命的活力在运动中尽情绽放。
皋城中学南山校区“3+1+1”体育教育模式
在六安皋城中学南山校区,体育课不再是传统的“老三样”。学校针对7-9年级学生,创新实行“3+1+1”体育教学模式:在3节基础体育课之外,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补充1节体能课和1节特色运动课。
“我们构建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体系,”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班级集体活动+特色自选活动’的形式,重点培养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技能以及足球、篮球、武术等专项技能,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能力。”
时间的保障是硬道理,该校明确规定,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确保体育活动落地。晴朗时,操场是主阵地;遇到恶劣天气,室内场馆便成为学生们的乐园。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加上每节课间15分钟,学校全力保障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中包含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锻炼。
在课后服务时段,体育更是主角。球类、跳绳等传统项目与跆拳道等新兴运动交相辉映,实现不少于10个项目的轮换。学校还特别引入了近视防控操、脊柱健康操等科学健身内容。通过组建体育社团、兴趣小组和校运动队,并定期举办运动会、体育节和各类班级、年级赛事,学校成功营造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浓厚氛围。
未来,学校还将持续优化体育工作体系,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真正实现“身上有汗、眼里有光”的成长目标。这不仅是皋城中学南山校区的愿景,更是其扎实行动的写照。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足球特色撬动体育全局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将足球打造成了体育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并以此撬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提升。
师资是该校特色的基石,该校初中部配备4名专职体育教师,小学部配备2名,其中更有一名宝贵的足球D级教练员,为足球专项教学提供了专业支撑。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要求,小学和初中均坚持每周5节体育课(每天1节),雷打不动。同时,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由专职体育教师现场指导。
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的校园里,足球教学被系统性地纳入各年级体育课常规内容。小学阶段是趣味盎然的足球启蒙训练,运球、传球都融入游戏之中;初中阶段则开始接触战术基础与实战技巧。赛事是最好的催化剂。该校每学期都定期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年级足球对抗赛”。2024年,学校班级足球比赛共开展了10场,建立了20支班级代表队。此外,学校还组建了4支校园足球代表队,每周开展4次课余训练,为有潜质的学生搭建了进阶平台。
学校在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学校拥有3块标准化足球场地,总占地面积达20200平方米,并配备了充足的足球专项器材。每年约4.7万元的校园足球专项经费,为特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小课间里的绿茵梦
在霍邱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的体育教育探索同样精彩。早在去年9月,霍邱县就率先推行15分钟小课间,城关一小开始积极思考:如何让这宝贵的15分钟发挥最大效益?“地面就是我们孩子的游乐场!”校长司军的一句话,道出了学校的实践方向。学校将目光投向经典体育游戏,利用校园的空余场地,精心设计跳格子、萝卜蹲等地面游戏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天性,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天气晴好时,操场、地面、连廊都成为孩子们尽情玩耍的空间;雨天来临,孩子们则在室内做教室手势操,或在走廊开展平衡训练。对于课间活动后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孩子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三年级学生费佑柠兴奋地说:“现在课间能玩3种游戏,每一项都是我喜欢的!”课间充分地释放,反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课间的活力,延伸到了更专业的赛场。学校的足球教育成果斐然。在2025年7月举办的六安市青少年足球夏令营中,城关一小代表队勇夺综合积分亚军及多个单项冠军。赛场上,小球员们全情投入,展现出超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坚韧的拼搏精神和默契的战术配合。
荣誉的背后是常态化的机制。每年举办的“启航杯”校园足球联赛,已成为全校师生期待的体育盛会。各班级代表队通过多轮角逐,不仅为校园足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拼搏、合作的足球精神在校园里扎根。
从城区到县域,从课间游戏的创新到足球特色课程的深耕,六安市这些中小学的实践表明,政策的引导、学校的探索、师生的参与,正共同描绘着一幅六安中小学体育教育生机勃勃的画卷。在这幅画卷里,孩子们奔跑的身影,是最动人的笔触;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眼里闪烁的光芒,则是体育育人价值最生动的体现。向阳而生,运动赋能,六安的孩子们正在更宽广的天地里,奔向更健康的未来。(本网记者 李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