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一粒米”串起“振兴链”
——叶集区洪集镇加快稻米产业全链提质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11 09:12:42 【字体:

         金秋时节,稻丰米香。正值大米加工和销售旺季,位于叶集区洪集镇的洪达农业加工车间内,空气中弥漫着稻米醇香的味道。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精米加工、灌装、封袋等工序,变成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车间外,工人们将大米码放整齐,一袋袋印着“徽韵大别山”的优质大米从这里销往珠三角地区,端上百姓餐桌。

  “这一批米是销往福建的,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稻米米质更为优良。”叶集区优质稻协会会长、洪达农业总经理姜孝龙的话语里满是底气。这份底气源于企业对稻米全产业链的深耕。近年来,企业流转6000多亩稻虾生态产业园,大力发展稻虾共生产业,兴建万亩可视自有农场,发展3.5万亩粮食订单生产,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配套设施化、园林化,形成集种、养、游、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不仅如此,为了壮大农业集体经济,洪达农业还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制合作保底分红方式,先后建成日处理500吨的粮食烘干房和日加工150吨的稻米加工厂及储备基地,租赁闲置粮库可存储粮食5万余吨,大大提升了粮食加工和存储能力,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筑牢“压舱石”。

  好稻出好米,选种是关键。今年7月,新成立的叶集区大米协会成为优质稻米的“筛选官”。“协会成立后,我们最先做的就是筛选品种,今年我们选择了珠两优1466这个品种,这个品种的大米既具有鲜米的特性,又有粳米的口感。关键是它的香味值非常高,浓香值达到了85。下一步,我们准备向全区推广,让更多的种粮大户受益。”姜孝龙告诉记者,未来,还准备将这一产品推向上海等地,让更多人吃到产自叶集的优质稻米。

  产业升级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农户。“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近2000亩优质稻,目前已经收割40%,预计10月底前可完成收割。”在洪集镇桥集村的稻田里,种粮大户张圆俊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与洪达农业也签订了优质稻种植协议,亩产比之前高200多斤,大约1200斤,收购价每斤也比之前高出3角钱左右。

  不止稻米,洪集镇的农业特色产业版图正不断拓展。稻虾综合种养提质增效,皖西白鹅、娃娃鱼养殖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扎根,科普研学馆开门迎客,一二三产融合的步伐愈发稳健。

  “我们将锚定‘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强镇’目标,重点做强优质稻、精品虾、营养菇、生态鱼、乡土鹅,让更多洪集‘土特产’走进超市、走向上海。”洪集镇党委书记张彬的话语,勾勒出产业振兴的美好蓝图。(本网记者 汪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