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匠心守护初心 耕耘尽显芳华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11 11:21:27 【字体:

37910db17036473c9b22c0c2298e594b.png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语文教师汪会正在带学生朗读课文。

1e5eae32455b4a4c9d310a275e8f09dc.png

  六安应用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程艳正在带学生们上实操课。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六安多所学校,聆听不同讲台上传来的教育回响。他们当中,有的守护“特别的天使”,有的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有的用板书和朗读点亮语文课,有的坚信“严爱一体”,有的以历史照见未来,还有的在实训车间陪伴青年们成长……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民教师。

  特教老师沈露:走近“星星”的孩子

  在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沈露老师用耐心与专业守护着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就像一群自带星光的小天使,虽然在某些方面与普通孩子有差异,但他们非常纯粹和可爱。”她这样形容自己的学生。

  在特教岗位上,沈露常常要花一个月时间教会孩子完成一件事,用多种方法重复一个指令。有时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出现情绪行为,她便停下手头一切,先安抚、再教学。她坚信,“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才是真正的沟通起点。

  最让她感到成就感的,是那些看似微小却来之不易的进步——“星星”的孩子第一次主动牵起她的手,语言障碍学生艰难却清晰地读出一个新学的字。“这些瞬间,背后是孩子无数次的努力和突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感动。”

  幼师邓李月:做永远的孩子王

  “都说我们幼教老师显年轻,因为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永远有一颗童心!”裕安区平安东苑幼儿园的邓李月老师笑着说道。

  她回忆起两年前教师节的温馨一幕:午休时间,门卫突然喊她,原来是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妈妈特意赶来。小女孩甜甜地说:“邓老师,教师节快乐!”那一刻,邓李月忍不住落泪,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之后每一年的教师节和春节,孩子都会联系她,或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是爱的艺术。”邓李月说,“你付出多少真心,孩子就会回馈多少美好。”

  语文教师汪会:朗读传文脉

  在六安市人民路小学,语文教师汪会正在带学生朗读课文。她的板书字迹娟秀,语言温和而具有启发性,课堂氛围活跃生动。

  作为安徽省教坛新星、省优秀教师,她始终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播种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希望孩子们每学期都能有新的进步,不只是在成绩上,更是在心灵和视野上。”

  她注重课堂上与学生们的互动与启发,善于用语言和文字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语文课不只是应试,更是审美与情感的陶冶。

  校长钱丽丽:严爱相济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作为六安市清水河第三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钱丽丽对“家校共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认为,“严格”与“关爱”并非对立,而是教育的一体两面——“严格建立规则与责任,关爱给予信任与支持。”

  她分享了一件小事:一次放学后,四位值日生中三位提前离开,只剩一个小女孩默默打扫教室。她的妈妈找来时,没有抱怨,反而拿起扫帚说:“今天妈妈陪你一起值日。”母女二人一起打扫卫生、摆齐桌椅,在这期间没有焦虑没有指责,只有默契的支持。

  “教育最美的样子,正是这样的信任与同心。”钱丽丽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你说多少,而在你听见、看见、守护了多少。”

  历史教师冯鑫:因为热爱所以传承

  从教26年,皋城中学南山校区的历史教师冯鑫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影响他最深的高中老师——六安二中的栾宜斌老师。“栾宜斌老师的历史课格外生动,让我从一个普通学生变成了历史爱好者,而且我的整体成绩也提升很快。”

  正是这段中学学习的经历,也让冯鑫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历史老师。他深刻理解“教师”二字的重量——“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成绩固然重要,但培养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才是最终目的。”

  高职教师程艳:陪学生寻找人生的“轮廓”

  “别害怕试错,高职不是一条既定赛道。”在六安应用科技职业学院,程艳老师常对她的学生这样说。她认为,高职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教育者,要让科研反哺教学,让课堂接轨实际。

  她鼓励学生:“如果暂时找不到方向,就先把眼前事先做好,把专业课学扎实。人生很多事是相通的,每一次小探索都在帮你拼出未来的轮廓。”

  她眼中的好老师,是“既真心疼你,又有本事教你,还打心底里盼着你好的那个人”。而她自己也正是这样一位老师——既是仰望星空的学者,也是脚踏实地的引路人。

  这些教师,来自不同的校园,面对不同的孩子,却共同秉持着一份朴素而坚定的信念:以心灵陪伴心灵,以成长守护成长。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微光,是孩子世界的点灯人。(本网记者 李振欣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