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行动 | 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 河海大学“护水兴农、绿动江淮”小分队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系列活动
7月11日-7月22日,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河海大学“护水兴农,绿动江淮”小分队深入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镇汤店村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围绕“低碳环保”与“水资源保护”两大核心,通过科普宣讲、环保手工、实地考察及问卷调研等多种形式,为“护水兴农,绿动江淮”注入青春力量,让青年智慧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图1 实践团与小朋友合影
1.小手拉大手,低碳节水齐步走
7月12日-7月13日,小队面向汤店村的孩童们开展了以“低碳节水”为主题的科普宣讲会。针对小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清洁饮水、气候行动、陆地生物等目标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并结合金寨县水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普及了日常节水妙招和低碳生活方式。本次科普宣讲会通过理念讲解、互动问答与视频观赏等多种环节,将绿色发展的种子深植于孩童们的内心,培育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将“低碳环保”的理念实践到日常生活中去。
图2 实践团进行理论知识宣讲
2.分类小能手,创意小大人——环保手工实验室
7月16日,小队面向汤店村的孩童们,开展了以“分类小能手、创意小大人”为主题的环保手工实践课。本次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卡通动画和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的四色标准,并着重介绍了可回收垃圾与厨余垃圾。接着孩子们化身“环保设计师”,在老师指导下分组协作,利用清洁安全的废旧纸盒、塑料瓶等材料,亲手制作笔筒、装饰画等实用手工艺品,让垃圾焕发新生。本次环保手工课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生态意识,更通过动手实践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孩子们带回家的不仅是自己的手工作品,更是一颗环保的种子,必将带动更多家庭参与到绿色行动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图3 实践团开展环保手工课堂
3. 走村入户查治污实况,把脉问诊促乡村焕新
7月17日,小队前往金寨县下辖包括汤店村在内的2个行政村与1个种植基地,深入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走访农户、观察基础设施、与村干部座谈等方式,系统调研了农村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现状及治理模式。考察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普遍存在直排现象;垃圾治理方面,虽然各村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转运不及时导致堆存现象突出,部分区域仍存在乱扔垃圾问题;此外,部分村户存在露天焚烧塑料、泡沫板等有害垃圾,环保意识较弱的问题。此次调研揭示了农村环境治理中基础设施短板、村民环保意识薄弱与长效管理机制缺失等核心问题,为后续制定差异化治理方案提供了实证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农村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共性难点,可助力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低成本、易维护治理路径,对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图4 实践团深入农村实地考察
4. 问卷摸底低碳节水现状,数据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7月18日-7月20日,为深入了解金寨县青山镇汤店村村民低碳节水意识及污染防治行为现状,小队开展了以“低碳节水,环保治污”为主题的专题问卷调研,本次调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们发放问卷并回收,内容主要包括居民日常节水措施、垃圾分类处理习惯、环保产品使用情况以及对污染防治政策的认知度等四个维度,通过系统分析调研数据,精准识别当前绿色生活方式推广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差异化环保政策、社区开展针对性环保宣传提供数据支撑。
在数天的实践里,小队以“科普宣讲-环保手工-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四位一体的方式,为革命老区金寨县青山镇注入“低碳节水、环保治污”的新活力。这场“带着问题来、留下方案走”的社会服务,既为青山镇留下持续发声的环保阵地,也让江苏青年在泥土味与稻花香中读懂国情、淬炼本领,更向社会昭示:当高校专业力量与乡村需求双向奔赴,绿水青山就能转化为老区共富的金山银山。